书陈平叔山水扇头

鸟没山意寒,渔归水容夕。长啸望林扉,微风动萝薜。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月挂霜林寒欲坠。正门外、催人起。奈离别如今真个是。欲住也、留无计。欲去也、来无计。
马上离魂衣上泪。各自个、供憔悴。问江路梅花开也未?春到也、须频寄。人到也、须频寄。

昔人经制有规箴,名扁公堂作正心。方寸不欹天地位,气机才动鬼神临。

无私自觉琴书乐,有止何劳簿领寻。分手属君崇此志,他年阶下有棠阴。

却暑回飚入暮林,衰蝉无力尚微吟。
不须更问秋多少,着蕊黄花已可簪。
银河宛转三千曲。浴凫飞鹭澄波绿。何处是归舟。夕阳江上楼。
天憎梅浪发。故下是枝雪。深院卷帘看。应怜江上寒。

龙井饶甘泉,飞来富石骨。苏桥十里风,胜果一天月。

钱祠无佳处,一片好石碣。孤山旧亭子,凉荫满林樾。

一年一桃花,一岁一白发。南高看云生,比高见日没。

楚人无羽毛,能得几游越。

扁舟忆尔阻江涛,江上凭谁问楚骚。碣石空摧双鬓短,武夷曾忆片云高。

芙蓉岁暮堪垂绶,魍魉山深有佩刀。闻说烽烟今满眼,可能一慰圣躬劳。

分襟即此地,握手更何年。辞赋吾甘后,烟霞尔最先。

世情频按剑,生事欲逃禅。今夜南楼月,凄凉空自圆。

六龙驾,六龙驾,晚出凤凰楼。辇路无尘甘雨霁,海波不动卿云流。

天子祀方丘。

菊黄时节蟹堪持,谁到萧斋共酒卮。映户花开搴幔早,熏衣香慢下床迟。

屏间笑倩人搔背,镜侧闲看婢扫眉。寂寞又添堪贺事,一编抄出剑南诗。

驿卒争鸣鼓,舟人喜下桅。依然今日到,却似去年回。

岸黑秋涛缩,川红夕照开。君恩忘险阻,不觉畏途来。

伊昔开东阁,相看眼独青。
文章奏金石,衿佩睹仪刑。
应世游三辅,焉能困一经。
前星垂炳耀,染翰侍彤庭。
闻说眼空天下士,只疑身是洛阳人。
少年有学谈仁义,高论无惭问鬼神。
九载之官看教育,万言诣阙听敷陈。
曳裾已在长沙日,知己相逢此志信。
四十虽闻不动心,平生富贵岂能淫。
屡蒙论荐来天禄,自负文章入翰林。
养望也须添白发,观光仍遣教青衿。
河间好古嗟予慕,多士从游爱子深。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平生泉石共襟期,身后园林失旧姿。最是令人久相念,诗中图画画中诗。

方寸团圞古镜形,飘零何止玉楼钉。上元绿字应相似,小篆荒苔一例青。

鹓行忆昔侍龙墀,忽漫相逢入洛时。纸价定因才子贵,头衔休恨省郎迟。

樊笼讵托摩云翮,杼轴都成织锦丝。莫道囊空羞涩甚,奚童检点汴游诗。

宵清月复圆,共集侍臣筵。独寡区中学,空论树下禅。
风多秋晚竹,云尽夜深天。此会东西去,堪愁又隔年。

杯酒浓浇垄上春,东风吹起纸灰尘。可堪肠断中原路,草掩荒丘不见人。

舣舟和月上?亭,风露凄寒酒易醒。谁为漫郎写幽思,度香桥下水泠泠。

休誇四分罢楞严,按下云头彻底参。莫学亮公亲马祖,还如德峤访龙潭。

七年往返游昭觉,三载翱翔上碧岩。今日烦充第一座,百华丛里现优昙。

非风幡动唯心动,自古相传直至今。
今后水云人欲晓,祖师直是好知音。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