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我惭仁知心,偶自爱山水。苍崖无古今,碧涧日千里。
墙欲高,雉堞何崔嵬。室中之藏永无菑,蹻蹠过之,不能竦身而奋飞。
我谓墙欲高,彼谓曷不卑。丈夫快举事,安能两相全。
当为雠敌忌,莫受亲戚怜。
农家秋物成,腰镰刈新谷。得食鸡豚肥,饱霜梨栗熟。
牧童唱田歌,孺子宰社肉。野老醉亦讴,爱此羲皇俗。
久看清秩重周行,总慰群英萃一堂。迹厕词林元琐琐,行迷学海尚茫茫。
唐人已勒中兴颂,汉史仍传急就章。岂有雄才陪载笔,闻宣常近殿东廊。
作主是云山,客来常掩关。春兼中酒意,人共落花间。
吟入松风韵,愁开水镜颜。暂时容寄傲,昏黑不知还。
荔子矶头隔藕花,凫翁队里尽渔家。前溪钓伴时相访,门外垂杨系短槎。
须信希声是大音,猱多则乱吟多淫。世人不识栖岩意,祗爱时宜热闹琴。
二室神仙宅,三茅道士家。野人遗竹帚,弟子扫松花。
有道能擒虎,无心任践蛇。天平有陈迹,吾欲老烟霞。
十喻以喻空,空必待此喻。借言以会意,意尽无会处。既得出长罗,住此无所住。若能映斯照,万象无来去。
到底此君高韵在,清风两腋为渠生。
月约寻翻误,春愁梦惯疑。壁弓杯影任娇痴。忘却一彄银约定情词。
子夜歌频变,秦筝调更移。簪花新格写乌丝。认得三星带月小名儿。
伏虎岩前早已降,献花猿鸟不相妨。锡飞响应空山谷,月映寒潭彻底光。
共把离觞向水边,忽看庭树换风烟。门前落叶浮秋水,池月枯杨噪晚蝉。
桂岭瘴来云似墨,碧溪人去水如天。长沙不久留才子,应有声名达帝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