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

主第辞高饮,石家赴宵会。金谷走车来,玉人骑马待。
李端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猜你喜欢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水满平塘过雨,洗妆红褪芙渠。绿荷美影荫龟鱼。无限闲中景趣。
潇洒高堂邃馆,那堪左右图书,凌云赋得似相如。多少风流态度。
晓日早莺啼,江城旅思迷。微官同寄傲,移疾阻招携。
远水闾阎内,青山雉堞西。王孙莫久卧,春草欲萋萋。

莫问平生意,心期负已多。别来应尔悔,看去奈吾何。

烛影閒寻梦,花时独理歌。曲阑春思寂,掩径谢鸣珂。

钗上燕犹寒,胜里红偏小。恰有尔多春,不许群花笑。
酒面粉酥融,香袖金泥罩。芳意已潜通,残雪犹相照。

梅子黄时雨未停,论筐分饷再丁宁。人间别有酸心处,浸透曹公醋一瓶。

秦篝小炷销宫饼。绣衾一叠文鸳冷。侬已不成眠。知伊更可怜。

晨光生牖里。晓幕长孤起。春梦太分明。关人半日情。

雨晴碧窈。恁凄楚客里、闲愁难扫。翠断画栏,不似年时珠帘绕。

横江一带伤心草。漫栏意、徐徐催到。两三帆影,回烟转水,特迎斜照。

缥缈。家山一点,越州远望眼、西陵遮了。奈忍听伊,林影疏疏啼新鸟。

韶华容易天涯老。问俊侣、飘零多少。休题琼琯金卮,那回怀抱。

指麾谈笑间,朗若月出云。
放之准四海,经济要属君。

沐浴罢趋局,幽居愁杜门。重登帝子楼,哭吊诗人冤。

凭栏参井天,隐几西南坤。冬深吊水瘦,岁晚千山髡。

丰稔遍川陆,太平到鸡豚。江城水颓雉,市瓦尘迷鸳。

坐对仙云宫,祗隔斜阳村。楼台白水外,松柏苍云屯。

天垂望羌山,雪汁融朝暾。谁为四方些,招此千岁魂。

便道访古寺,策杖寻灵源。上到山椒穷,转觉天池尊。

行疲犬马力,下视乌鸢翻。不应水性高,疑有神物喷。

肯随秋涨落,况逐夏潦浑。潜通八角井,散入千家盆。

渔村唤欲应,钓石谅犹温。似闻扣船歌,想见持竿蹲。

吾曹本山林,朝衣裹狙猿。只应适野车,便作忘忧萱。

诗兼巧拙对,酒杂醇醨吞。阍吏况解事,不妨尽馀樽。

虎豹关严隔内朝,门官引入暗相招。鼓钟声动星初转,松桧阴连露未消。

前导公侯声两队,后陪文武肃诸僚。自缘斋祓心如惕,卧听鸣珂散九霄。

地老天荒雪亦苍,车声轧轧转羊肠。短衣蓬鬓沙陀路,一岁三番过界墙。

读书不谒万乘君,挟策肯傍诸侯门。啸歌苏台晚山碧,濯足洞庭秋水浑。

千金未易买骏骨,一饭岂足哀王孙。风尘拂衣且归去,高卧桐江烟水村。

吾属生涯事事迟,规营端与世间违。等闲庠序消寒暑,准拟三年看一飞。

千峰路盘尽,林寺昔何名。步步入山影,房房闻水声。
多年人迹断,残照石阴清。自可求居止,安闲过此生。

秋风落尽故宫槐,江上芙蓉并蒂开。留得君王不归去,凤凰山下起楼台。

弄晴作暝愁初展。绿衬窗纱远。一枝一叶尽秋声,敲碎芳心重卷。

凉云微破,碧痕如洗,掩映蘼芜院。

闲消永昼临书篆。未忍将伊剪。无端添个雨和风,不管有人凄婉。

乍醒鹿梦,三更愁坐,赢得吟魂断。

烟水迢迢泛木兰,寒风残雪怯衣单。客裘自著江边雨,莫作临行泪点看。

杖策何年往帝圻,短亭依旧绿阴迷。杨桃残雪梅花瘦,人领春从天上归。

天书看彻昼沉沉,绮席弘开酒满斟。
馔列金盘饶海味,乐陈丝竹总蛮音。
威仪恐失番王礼,事体疑由辅相心。
宗社幸安疆场净,要知均拜帝恩深。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