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武关谋诈却称臣,冤魄游魂尚在秦。墓木萧条冢犹湿,流闻其子作昏姻。
云意乘秋任往还,泉音终日自潺潺。师心正与云泉契,不称城居祗称山。
买得樊城酒,来醉襄阳伎。人道江波险,侬道是平地。
閒云何止催春晚,遮断望京楼上眼。犀帘有隙漏香多,鲛帕无情盛泪满。
柔肠已逐鹍弦断,风外阑干凭不煖。归来十九醉如泥,禁得良宵更漏短。
家居白日长,学圃亦何妨。延客开芳径,留僧置净床。
夜灯山顶寺,寒灶竹间房。休沐惟来此,尘情得暂忘。
白发潢溪钓游者,半生浪迹栖林野。已惯为农夜饭牛,宁能执策朝驰马。
只知物外无喧嚣,养花种树东津桥。纵横坐席杂樵牧,倾倒瓮盎忘晡朝。
醉来就床且高卧,一枕从教日西堕。盖世功名逝水流,薰天富贵飘风过。
烟霞泉石聊徜徉,青云要路非所望。乃知静处有真乐,却笑时人何太忙。
杉竿几柱。细篾疏筠相绾住。小簟微凉。不许西楼到夕阳。
轻阴夏五。底事梅炎偏易雨。雨亦堪听。画舫江南忆此声。
湖风尽日响松杉,接席连床共一岩。文到无情真悔作,口除饮酒只宜缄。
晚凉欲试蒲葵扇,暑汗频嫌葛越衫。破砚生涯今更拙,谋身端合托长镵。
振铎南行别缙绅,不瞻风采自伤神。可堪落日惊残雨,空拟看花及早春。
驿路薰风初去客,圜垣斜日独愁人。到家稚子如相问,万里凄凉谁是亲。
古槐深巷夕,明灭见萤飞。委化常依草,惊霜乍点扉。
羞随蛾赴焰,幸借月同辉。便欲囊归去,閒窗伴下帷。
驿路梨花发,丛丛盛莫当。轻车斜度影,疏幌暗浮香。
标格依梅绽,芳菲斗雪妆。探春频借汝,底事马蹄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