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禽言五首

姑恶姑恶,姑不恶,
妾命薄。君不见东海孝妇死作三年乾,
不如广汉庞姑去却还。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你喜欢
林外啼禽自往还,风前诗客倚栏干。
小园门锁黄昏月,耿耿幽姿半夜寒。

大老悠悠不嗣音,高风难向望中寻。三千宾客空离合,十二山河自古今。

北户人归云洞远,东方春入牡丹深。两辞遣兴无他好,只有閒来醉与吟。

绛帐初开识马融,尊罍聊共落新宫。三千避席方怀古,四十无毡独见公。

尺璧未磨终可荐,兼金久炼要加功。男儿事业真堪戏,莫把行藏问塞翁。

千金市骏骨,想像不可逢。安知辕轭下,磈礧卧肉騣。

天厩四十万,一洗凡马空。叶公莫惊走,始信真有龙。

糟床滟滟玉虹流,洗尽胸中万斛愁。待看百篇供太白,不将一斗换凉州。

三十三年去复还,笋将重踏旧江山。
青衿朋友子当户。绿帻奚臧霜半鬟。
赢得光阴归鬓里,悔将声誉落人间。
圣六事业无穷已,只问君王觅退閒。
百蝶仙裙风易袅。
藕覆低垂,浅露惊鸿爪。
元夕初过寒尚峭。
呼别棹,雪花点点轻帆杪。
别院羊灯收未了。
高揭珠帘,特地留人照。
众里偏他回避早。
猜不到,罗帏昨夜曾双笑。

高柯一碧无情极,谁递晚来秋信。雁塞琵琶,凤城砧杵,髣髴一般音韵。

悠扬不尽。待隔水听来,数声偏俊。谱入哀丝,螳螂捕处倍凄紧。

玉盘金掌虽好,餐霞还吸露,此事难准。帽插丰貂,机鸣素縠,几度愁他相溷。

悄然低问。可仍记当初,卫娘低鬓。仙蜕宁遥,料丹霄有分。

列石何年出,危亭不日成。两行分磊落,八顾壮经营。

表里山川秀,朝晡气象清。江湖俱有趣,天地岂无情。

聚井看棋布,重城视带萦。望通鱼鳖远,势压凤凰轻。

鸟背飞来见,云头过去平。屈盘疏一径,浩荡接双盈。

难秘神仙境,兹逢赏识精。元侯挟馀裕,乐俗沸休声。

物外笼真概,胸中惬雅诚。有时陵翠霭,极目耸红旌。

九万鹏程近,三千客履荣。樽罍卑北海,篇咏小宣城。

岘首空多嗜,蓬莱谩自评。古今为绝观,风月快平生。

览景聪明旷,书铭意思宏。优游傲圭衮,端正等权衡。

恺悌均吾众,中和得所行。此心非苟豫,奚愧介之名。

三吴多秀士,藉藉皆贤豪。元方与季方,雅获一臂交。

昔联翰苑辔,今共璧水游。季冬木叶脱,已见新萌抽。

群公修胜会,德言亦交酬。敬赋无衣篇,誓与子同仇。

天风吹海树,瑟瑟秋气凉。河汉西北流,众星耿微光。

昔我同袍友,远在水一方。相思不得见,展转清夜长。

遥闻鸣笳发,揽衣月苍苍。

融和又报。乍瑞霭霁色,皇州春早。翠幰竞飞,玉勒争驰都门道。鳌山彩结蓬莱岛。向晚色、双龙衔照。绛绡楼上,彤芝盖底,仰瞻天表。
缥缈。风传帝乐,庆三殿共赏,群仙同到。迤逦御香,飘满人间闻嬉笑。须臾一点星球小。渐隐隐、鸣鞘声杳。游人月下归来,洞天未晓。
石公说道理,句句出凡格。相知贵知心,岂恨主为客。
过须归去来,旦晚上无厄。主人诚贤人,多应不相责。

风物凄凉天地秋,凭高不尽古今愁。关河北望三千里,淮泗东来第一州。

日暮边声传画角,早寒霜气袭重裘。干戈澒洞何时静,王粲长吟独倚楼。

春风仙杏枝,倏忽吹成果。
暮雨牡丹苞,凄凉飘去我。
独有海红花,一丛千万朵。
深似猩血染,香於麝脐破。
繁压玉栏霞,红烧翠鬟火。
俗呼锦被堆,又有何不可。
仆射多才情,新停济川舸。
闲绕复相思,醉袖花边嚲。
吟成数十字,字字明珠颗。
鱼目辄还公,莫笑轻酬么。

芳围昨夜鼠姑风,青粉墙边露一丛。痕醮鸭头春水皱,彩舒凤尾晓云笼。

琼筵深映葡萄酒,金屋平添翡翠栊。香国自饶清贵气,笑他桃李斗嫣红。

茫茫四野寒萧骚,朔风动地声怒号。车帷卷破马踯躅,夕阳惨淡横平皋。

行人瑟缩帽檐侧,手脚冻冷面如墨。晚来投店满衣尘,童仆相看不相识。

天连离水鸣呜咽,战马无声宝刀折。冤鬼惨酸啼夜月,青燐荧荧明又灭。

照见征夫战时血。

虫沙猿鹤总堪哀,持节筹边塞上来。闻道将军期马革,几人真个裹尸回。

家善百自崇川来,小饮冒巢民先生堂中。闻白生璧双亦在河下,喜甚,数使趣之。须臾白生抱琵琶至,拨弦按拍,宛转作陈隋数弄,顿尔至致。余也悲从中来,并不知其何以故也。别后寒灯孤馆,雨声萧槭,漫赋此词,时已漏下四鼓矣。

是谁家本师绝艺,檀槽搯得如许。半弯逻逤无情物,惹我伤今吊古。君何苦。君不见、青衫已是人迟暮。江东烟树。纵不听琵琶,也应难觅,珠泪曾乾处。

凄然也,恰似秋宵掩泣。灯前一队儿女。忽然凉瓦飒然飞,千岁老狐人语。浑无据。君不见、澄心结绮皆尘土。两家后主。为一两三声,也曾听得,撇却家山去。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