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发道中赠王司马兼寄诸公

昔岁尝陈力,中年退屏居。承颜方弄鸟,放性或观鱼。
曾是安疵拙,诚非议卷舒。林园事益简,烟月赏恒馀。
不意栖愚谷,无阶奉诏书。湛恩均大造,弱植愧空虚。
肃命趋仙阙,侨装抚传车。念行开祖帐,怜别降题舆。
谁谓风期许,叨延礼数殊。义沾投分末,情及解携初。
追饯扶江介,光辉烛里闾。子云应寂寞,公叔为吹嘘。
景物春来异,音容日向疏。川原行稍稳,钟鼓听犹徐。
林隔王公舆,云迷班氏庐。恋亲唯委咽,思德更踌躇。
徇义当由此,怀安乃阙如。愿酬明主惠,行矣岂徒欤。
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猜你喜欢
在越居何寺,东南水路归。秋江洗一钵,寒日晒三衣。
默听鸿声尽,行看叶影飞。囊中无宝货,船户夜扃稀。
有母身长健,无营家自丰。
林塘孝子宅,诗礼古人风。
垅亩秋成后,弟兄和气中。
时闻有佳话,常欲访王戎。

稚涩全消,匀圆竞熟。同时二妙秋湖曲。阿环才谱荔枝香,采蘋休却珍珠斛。

兰浆迟归,摘酣冰玉。水仙风味宜新浴。相思一夕渚烟深,短蓑无恙莼丝绿。

惆怅江东日暮云,我来君去苦离群。
不知此日君思我,还似当时我忆君。

众山排峭壁,西风吼、乱叶打茆庵。记竹外时逢,拈花迦叶,水边曾值,洗钵瞿昙。

依稀是、鸟啼幽涧北,僧送石桥南。万壑松飙,王裴名理,半床萝月,支许清谈。

重经春来地,人谁在,祇见霜信初酣。染就千围桃槲,一路杉楠。

叹电光石火,佛犹如此,山邱华屋,人则何堪。隐隐前林暝翠,暗结精蓝。

闲来策杖出城隈,信步徐徐踏翠苔。林下闻钟知寺近,溪边待渡喜舟来。

一声清唳横江鹤,几点寒香映水梅。老我归来机事息,等閒鸥鸟莫相猜。

饮冰何计得心凉,中夜忧来似沸汤。度日闷拚无味睡,见人羞作不情妆。

甘言妒女难凭恃,喜事媒娘拙覆藏。休信暂时欢计误,怨猜莺蝶正飞忙。

故人重分携,临流驻归驾。
乾坤展清眺,万景若相借。
北风三日雪,太素秉元化。
九山郁峥嵘,了不受陵跨。
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
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
壶觞负吟啸,尘土足悲咤。
回首亭中人,平林淡如画。

东殿传经蚤有声,南曹解组晚犹荣。翰林旧学推诸老,吏部新衔冠列卿。

恩锡龙函归兴好,名留鳌禁宦游成。高风直并吴淞水,长得馀波及后生。

落叶下萧萧,幽居远市朝。偶成投辖饮,不待致书招。
塞雁冲寒过,山云傍槛飘。此身何所似,天地一渔樵。
方开八袠庆修龄,又捧榴杯拜紫庭。
一岁一添长命缕,拟将万缕献兹亭。

晨发扬子渡,暮泊广陵城。水部正闭关,落日舆梁横。

杂踏估船来,吴侬与楚伧。野市乱灯火,恰如蜩螗鸣。

对酒愁不语,何处琵琶声。间道往从之,青楼明月生。

自笑高阳徒,潦倒江州情。

逍遥短褐成,一剑动精灵。白昼梦仙岛,清晨礼道经。

黍苗侵野径,桑椹污闲庭。肯要为邻者,西南太华青。

草间路六七里,溪上梅三四花。
日落鸟声何处,山空犬吠谁家。

尪驴背上立饥鸦,车碾沙痕一道斜。行到伊吾三月暮,落花时节未开花。

鹤乘云軿下九天,玉盘星子竟谁先。相应汉武题花品,留作人间聚八仙。

田地虚明不受尘,巢中人是个中人。勿言一色浑无迹,月到梅梢亦转身。

野径溪桥取次行,山青水秀眼增明。
身居尘外年年健,心到灰时事事轻。
文阵挥戈吾退舍,诗坛歃血子同盟。
直将修月拿云手,拾得人间句见成。

帝阙飘飖邈何许,庞眉书客天人语。兴来倒吸海底干,八荒并入秋毫端。

瑶姬仙史不能读,留向人间问空谷。风吟雨怨几多年,南山石烂真可怜。

昔者与高李,晚登单父台。

寒芜际碣石,万里风云来。

桑柘叶如雨,飞藿去裴回。

清霜大泽冻,禽兽有馀哀。

是时仓廪实,洞达寰区开。

猛士思灭胡,将帅望三台。

君王无所惜,驾驭英雄材。

幽燕盛用武,供给亦劳哉。

吴门转粟帛,泛海陵蓬莱。

肉食三十万,猎射起黄埃。

隔河忆长眺,青岁已摧颓。

不及少年日,无复故人杯。

赋诗独流涕,乱世想贤才。

有能市骏骨,莫恨少龙媒。

商山议得失,蜀主脱嫌猜。

吕尚封国邑,傅说已盐梅。

景晏楚山深,水鹤去低回。

庞公任本性,携子卧苍苔。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