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印谒新守宿至德上方翌日马上追书十四韵

携符拜州守,半舍度微径。
有僧谒道傍,云我迓邑令。
因徐指丛林,佛宇颇严净。
愿驱大夫马,一宿憩征镫。
我生嗜烟萝,闻此惬幽兴。
乃留验僧言,金碧果晖映。
舍策游上方,尘襟觉疏莹。
山气乱朝暮,谷响答钟磬。
清风中宵来,云斂月垂镜。
微吟不知旦,坐席若初定。
遂行登修涂,回首谢岩磴。
咨予秉微尚,碌碌奚足竞。
一月两移府,未暇救民病。
徒为章服裹,折腰损真性。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猜你喜欢
天雪霰成先暴集,地中阳复已如期。
穿林斗觉萦风急,入袖初惊学舞迟。
楼上温貂方贳酒,竹间寒雀未辞枝。
平明君向螭头立,玉座炉烟细细时。
典诰残于胜建,声诗失自韩齐。
一言蔽思无邪,三万解曰若稽。
是滔滔者竟谁归,有酒盈卮不暇挥。
待挽长江洗兵马,尽还草木旧晶晖。

百尺孤城对碧山,层层楼观倚云间。水明沙白风涛静,更有何人到此关。

秦篝小炷销宫饼。绣衾一叠文鸳冷。侬已不成眠。知伊更可怜。

晨光生牖里。晓幕长孤起。春梦太分明。关人半日情。

忽忽春将暮,俄过三月三。
草谁怜益母,花自媚宜男。
乍到寻巢燕,初眠上箔蚕。
新茶与稚笋,乡味忆江南。

高台初日上嶙峋,芝草琅玕别有春。不用丹青图将相,只留岩壑待幽人。

捲舒在我有圆方,铁石难磨锦绣肠。世路但凭三眼屐,不妨徐步上高岗。

我前十日至,柳叶不蔽日。
我后十日来,芳条如绀室。
枝间有好鸟,鸣和若琴瑟。
渠渠哺其雏,啄我园中实。
梢梢笋成竹,濯濯草过尺。
心惊岁已半,念此日月疾。
朝来数叶堕,盛夏有萎色。
悲哉一阴生,长养从此极。

斲垩谁能鼻不伤,虎贲何取似中郎。吾人身健间何阔,昨日书来喜欲狂。

华屋不存长念昔,金蛇虽在莫干梁。几时烧烛留君语,更向东窗置一床。

伯鸾古贤人,乃在杵臼闲。夫妇共守志,逃名入深山。

举案每齐眉,睢鸠两关关。凄凉五噫歌,东出辞帝阛。

齐鲁复荆吴,长住遂不还。为佣岂无劳,顾己少外患。

终葬烈士旁,高风邈难攀。

暗拭啼痕嘱侍儿,此情休与内家知。君王若是閒相问,为道红颜胜昔时。

钩月林梢,绳河殿侧,坐销吟力。缥瓦烟光,檀栾荡金碧。

宫鸦梦醒,应解识、沧桑迁客。凄寂。清漏往时,隔重帘消息。

华镫绮陌。鬓影衣香,苔痕绣鸳藉。高寒玉宇恋国。

斗瞻北。一霎水天閒话,都是廿年曾历。愿故园无恙,同挹岳莲秋色。

偶泊巴东古县前,宦情乡思两绵绵。
不堪蜡炬烧残泪,雨打船窗半夜天。

多少名花种玉栏,胭红粉碧望秋残。野亭篱下萧萧菊,独伴幽人保岁寒。

独骑玄鹤上丹丘,为记钧天白玉楼。
诗板刊成应自校,草书零落有谁收。
可能觅酒府中去,无复携筇寺里游。
欲寄东风一行泪,蜀江不肯向西流。
东君著意在枝头。红紫自风流。贪引游蜂舞蝶,几多春事都休。
三分好处,不随流水,即是闲愁。惟我惜花心在,更看红叶沈浮。
觅得荷衣亦偶然,三壬三甲莫虚传。
知无皂盖朱幡分,奈有清泉白石缘。
今日为贫行作吏,他时有路即归田。
头颅自断只如许,但问闲居得几年。
露板承欢渥,天书拜宠灵。
春官典邦礼,风后佐王庭。
出入登三事,遭逢起一经。
持衡人莫眩,讲殿帝亲听。
妙思黄华句,雄篇绣补铭。
龙文生赤汗,鸾翮奋青冥。
暂枉神都远,同追祖帐停。
二京分化理,八座备仪形。
仙棹花催发,官途柳为青。
微生荷剪拂,孤迹困飘零。
空谢伸眉日,多愁短发星。
公还众所祝,强饭念朝廷。

橘柚同年种,新梢竞过墙。未输武陵绢,初试洞庭霜。

岩蜜堪齐味,金丸合避黄。朝来持斗酒,资尔听莺簧。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