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
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
陇水不可听,呜咽令人愁。
沙尘扑马汗,雾露凝貂裘。
西来谁家子,自道新封侯。
前月发安西,路上无停留。
都护犹未到,来时在西州。
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
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
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
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
山口月欲出,先照关城楼。
溪流与松风,静夜相飕飗。
别家赖归梦,山塞多离忧。
与子且携手,不愁前路修。
峰顶云擎塔,门前路接城。到山先见寺,近市不闻声。
吊古身逾幻,凭高酒易醒。奇中更奇处,风度县楼更。
沁源有遗老,安居踰稀年。鼻祖老聃氏,遥遥乃曾玄。
髫年入頖宫,经礼穷三千。蟾宫高折桂,领教司陶甄。
黉堂拥师席,白昼那肯眠。鄠邑亦多士,教铎日以宣。
慈溪还小试,吏隐聊周旋。一朝挥印绶,去去何飘然。
庭闱足甘旨,节孝人共传。鲤庭莱衣趋,兰桂纷相联。
蜚英有侍御,超登多士先。中台应豸绣,龙敕推恩全。
朅来振风纪,将命历秦川。晴云飞太行,东望心旌悬。
时维小春月,寔逢初度天。王事念靡盬,私归宁敢专。
沁源近西土,夙昔闻其贤。所存在忠孝,食报宜绵绵。
方今天子圣,寿域开八埏。我诗贺而翁,庸续南山篇。
阑干独倚悼斯文,诗藁重看苦忆君。拭泪悠然追往昔,天南漠漠障愁云。
翰林风度似涪翁,伐木相求一笑逢。东岘看云披鹤氅,北门视草忆鳌峰。
花间载酒清歌起,竹里行厨异味重。晚岁文章浩如海,百川日夜尽朝宗。
籍甚非所求,跫然安足喜。自爱空谷幽,白云呼不起。
为报长康翁,置我丘壑里。
青史空留字数行,书生终是让侯王。刘光伯墓无寻处,相国夫人各有庄。
万里黄河飞一线,五州棋错东西面。大旗日落照孤城,画角声低迷故县。
秦人百二夸山河,明驼騣马羌唱歌。硖水淙淙石齿齿,祁连千仞高嵯峨。
白头父老说前事,举边还指战场地。射残铁镞半段枪,得来换酒谋朝醉。
马兰苜蓿生沙州,荒邮短驿连古沟。四月寒山催种麦,风高六月犹披裘。
夹道鳞鳞见番族,放马满山羊满谷。天巴岁岁说防秋,未必饮河能果腹。
河西僧人著黄衣,蚁蜉经卷银字肥。吞针罗什不长见,斗室维摩仍有妻。
或云此辈便其俗,要使羁縻压荒服。时平不问燕雀安,防微深恐鼠蛇伏。
前生草地纷请求,闭关却谢诚良筹。岂可鸿沟割项羽,宁容子敬分荆州。
庙堂胜策坚壁垒,得使澄澜安弱水。曾无佛骨与仙才,来束单车结双轨。
书生落落真自豪,一斗伊凉笑尔曹。朝来起看雪山雪,夜卧贪窥星汉高。
甘州四山积雪,经夏不消。金瓶新摘“青粿,”万颗匀圆荐红玉。
长枪江米压囊香,听尽甘州《垂手》曲。曲中何曲最断肠,银笙吹月出半衔。
尊前铁石顽司马,肯教闲泪浇青衫。经年此处似差乐,土房煤瓮倾羊酪。
譬如生长作边人,那识金齑开碧阁。衙散清斋一事无,还能忆我前读书。
凿空博望出下策,欲将缯币联康居。缯币东来千万轴,单于城畔高粱肉。
单于城去镇百里。纵使贰师出渥洼,何如八骏追周穆。
还想子公破月支,当时壮节称魁奇。而我不烦折一矢,谈笑欲狭前人规。
几人称王几人帝,槐柯蚁蛭真儿戏。重华空上建业疏,蒙逊解乞《搜神记》。
不知何代何王宫,阴房鬼火遮路红。彩虹已逐瓜蔓水,尺碣挂壁夸奇功。
看乌西飞兔东走,功名富贵亦何有。巧鹳当径啄新蒲,跛羊卧路啮残柳。
监仓公子无乃愚,不算升斗量锱铢。作诗索句如追逋,胡为嘐嘐嗤古徒。
我不敢效我友逸,粗了簿书吟抱膝。虎头燕颌百不须,坐享清时懒投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