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归辙何所爱,爱此中林幽。感叹我良友,驱马迫相求。
晨供伊蒲馔,晚橐出珍羞。贵人徇新知,涕泗纵横流。
中军追故欢,茕然若无俦。慷慨朱大夫,誓欲命扁舟。
沉沉王光禄,悔不昔绸缪。志士歌伐木,颓老恋首丘。
诚知中肠异,别泪不可收。
碧溪浮月练光寒,一曲风传到枕前。应在南楼尽深处,玉梅飞坠学榆钱。
马蹄风疾步踉跄,长啸扬鞭兴欲狂。远水波澄如疋练,高山云截肖平冈。
炊烟历历浮春树,返照匆匆下晚堂。度过斜陂田屋近,四围岚气倍苍茫。
萧寺留诗别,高怀不负公。江声元自急,山势古来雄。
下榻疏钟雨,登台落木风。重来无几日,除道避乘骢。
君不见孔明书台遗庙旁,古书不见台荒凉。卧龙未起蜀天远,茅庐日日空南阳。
赤符光寒白水涸,秣陵王气犹能作。璋若婴儿操虎狼,脱去荆州殊不恶。
十倍奇才安用书,此台昔时知有无。蜀人思君识古处,未若江水存兵图。
黄冠所居门第改,祇有坊名今尚在。安得台边见古人,秋草重生类书带。
洛阳少年称李谟,众推横笛多功夫。当时教坊第一部,算得比衣皆不如。
天津杨柳笼桥绿,胧月澹烟何处宿。不怕金吾禁夜严,偷得新翻禁中曲。
曲中次第能记持,尽向乔栏闇谱之。性聪心慧归来习,分明把向月中吹。
五音嘈囋相搀出,呼宫吸徵尤奇崛。谁羡曹纲善琵琶,未说阳陶能觱栗。
缠声不断如连环,重声忽转如回山。清新不比落梅曲,飘飖乍象霓裳翻。
碎节繁音交砉騞,南箕鼓风箫籁窄。一斛明珠一索穿,撒落金盘催曲拍。
铮摐大抵声雄豪,历历出群宫调高。丰隆惊得蛟螭起,雨趁云随初啸嗥。
每到换头多顿挫,一声忽迸疑轰破。玲珑祇许牙枝催,清脆不容他乐和。
宫城响应声更辉,夜静月明诸处闻。何人懒忆马南郡,知予已胜桓将军。
明皇上楼初听得,听罢沈呤都不测。宣令遍询坊巷中,旋使王人捕入宫。
李谟悉心以实封,皇慈由是宽其罪。后来落魄如散仙,扁舟玩月江湖天。
绣囊探出金线管,扬眉舐唇徒自怜。惊神动鬼吹一曲,指法尤高气海圆。
波浪无风帖然静,千里水面铺轻烟。水族精灵潜鼓舞,老龙变见来相顾。
因将铁笛相对吹,李谟未识无惊怖。乃知艺但出众奇,不独人知鬼亦知。
石湖春水如酒浓,玻瓈万顷开龙宫。我时泛舟过湖曲,无数桃花发旧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