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忆昔吾家,有万卷楼,城西毫村。自江陵道尽,牙签半失,感阳焰熄,玉轴犹存。
借去一瓻,亡来三箧,墨化妖螭赴海门。无多剩,似乱馀故旧,卖后田园。
丛编暇日还扪。与药裹零星曝满轩。任半生穿穴,碎同蠹蚀,有时发作,陡若龙掀。
贫极须捻,老来怕读,閒对秋阳自较翻。吾休矣,亟束书高阁,且晒吾裈。
繁昌峡前风阻客,逆浪牵船滞行色。坐数归船疾如箭,俄顷飞帆浪中没。
我非寻常流宕人,等閒不遇閒悲辛。读书学得万人敌,直将富贵轻埃尘。
君不见当垆逸才题驷马,不如安石济天下。古来豪杰为世出,肯逐青牛度关者。
丁宁北风且少停,会看一举登玉京。未把升沉问聃尹,欲共姬周论治平。
不须对此叹坎坷,世事到头须勘破。成功他年拂衣归,直向东山日高卧。
有母倚门孙绕膝,男儿俯仰事未毕。老兄去作宦游人,山僧又是参方日。
曾闻儒者戒远游,胡为孔孟终周流。古来贤圣且如此,我辈岂得长淹留。
吾家更有陈公案,不见新州卖柴汉。自从獦獠入黄梅,引得儿孙恩爱断。
堂中饭熟热椀鸣,一饱各自东西行。老兄选官予选佛,岂效儿女牵痴情。
痴情决绝孤琴悄,无弦一曲知音少。不道珠崖道里赊,不道先生官职小。
不道广文薪俸微,不道故人相见稀。若教官舍成窠臼,那得儒冠伴衲衣。
山僧老矣君亦老,成道成名归及早。知恩容易报恩难,作宦参方非草草。
蓟门五月似新秋,易水金台王气浮。行在星辰环帝座,故人霄汉扈宸游。
林桑叶尽春蚕老,庭树条空夏果收。良会未期成阔别,几回飞梦到瀛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