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谷引

云翳翳兮谷之幽,天将雨我兮田者之稠。
有绳于防兮有畚于沟,我公不出兮谁省吾忧。
日晖晖兮山之下,岁则熟兮收者舞。
吾收满车兮弃者满筥,谁吾与乐兮我公燕语。
山有木兮谷有泉,公与客兮醉其间。
芳可搴兮甘可漱,无壮无稚兮环公以笑。
公归而醉兮人则喜,公好我州兮殆其肯止。
公归不醉兮我之忧,岂其不怿兮将舍吾州。
公一朝兮去我,我岁岁兮来游,完公亭兮使勿毁,以慰吾兮岁岁之愁。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猜你喜欢
明眸秀色。双蛾巧画春山碧。盈盈标韵倾瑶席。一见尊前,宛是旧相识。
深期密语虽瑶的。良宵无奈成轻掷。忍教只恁空相忆。得入手来,无限好则剧。
花漏声干月隐墙。琯灰迎晓透新阳。物情渐逐云容好,欢意偏随日脚长。
山作鼎,玉为浆。寿杯丛处艳梅妆。醉乡路接华胥国,应梦朝天侍赭黄。
积阴扫秋风,吹作今夕月。
山岳四高寒,天地一澄澈。
幽人渺何许,庆喜清晖发。
一樽不同乐,孤光共愁绝。

东园延袤不论亩,树梓成行俱楚楚。方池瀰漫涨涟漪,藕花清酣娇欲语。

临流新筑沧浪亭,斧斤断手邀落成。苏家风月旧无价,千金买得亭和名。

穹庐饮马吴江水,长洲万井红烟起。齐云楼观委寒灰,那有相家歌舞地。

稽山别乘今豪英,肯将胜事颓家声。青毡旧物今在眼,彷佛北牖仍东荣。

把盏聊为主人寿,乱离已往空搔首。请看前日闹巫医,岂有閒情举樽酒。

朝来大火落南躔,已觉病骨苏凉天。剩捣橙齑斫鲈鲙,全家醉倒秋风前。

茅舍槿篱溪曲,鸡犬自南自北。菰叶长,水葓开,门外春波涨绿。听织,声促,轧轧鸣梭穿屋。

雨淋漓滩赴选场。秀才落得甚干忙。白发渔樵诸事懒。

萧散。闲谈今古论兴亡。

虞夏商周秦楚汉,三分南北至隋唐。看到史官褒贬处。

得趣。不摇纨扇自然凉。

几时飞上瑶京,月中环佩珊珊静。朦胧似醉,悠扬似梦,迷离似影。

真个曾销,黯然欲别,凄凉谁省。寄相思只在,黄泉碧落,听一片,啼鹃冷。

楚些歌残漏永,翠帘空,篆香温鼎。梨云罩夜,絮烟笼晓,梧阴弄暝。

来不分明,去无凭据,旧情难证。待亭亭倩女,前村缓步,唤春风醒。

宝势穷吴地,寒流对楚邦。一峰惊佛刹,万象入僧窗。

落日衔遥树,晴虹画半江。海门秋色近,翠朵自成双。

野客无名隶奉常,朱藤皂帽踏清光。石桥印月深深雪,松鬣摇风暗暗香。

官道马嘶灯火密,长陵钟动履声忙。祠臣谁带烟霞气,白发鬖鬖尚玺郎。

文昌宫里柳依依,谁折长条赠我归。雨润紫泥昏诏墨,风吹红蕊上朝衣。

玉堂燕子应先入,朱阁杨花已半飞。寒食未过春景熟,好同天陌去騑騑。

秋水成河灌百川,濠梁何必更观泉。欲知无限逍遥意,总在南华第一篇。

漠漠孤城落照间,黄榆白苇满关山。千枝羌笛连云起,知是胡儿牧马还。

湖天初过雨,晴意有无间。
春水半侵路,晓云多碍山。
酒烦村店暖,诗就野亭删。
风静无啼鸟,垂杨树树閒。

澹荡西风,尽吹却、鳞鳞鱼涨。高会处、银蟾乍涌,清光无恙。

桂影婆娑河汉外,露华沾洒梧桐上。正遥天、一片好秋容,来相饷。

擎玉斗,香醪漾。按象板,吴儿唱。渐更深漏转,薄寒初酿。

谁继谢庄今夜赋,空传公远当年杖。羡素娥、相对舞霓裳,纷千状。

灌畦起清晨,汲水甘自劳。微露湿裳屐,凉风吹鬓毛。

缅怀汉阴丈,东陵亦其曹。顾予何为者,佚豫敢自骄。

日午得偃息,读书志弥高。年饥见粳稻,万民免煎熬。

寄迹天壤间,于焉遂逍遥。

入山须判宿,不宿漫区区。泉脉寻还有,兰香嗅却无。

杉高方见直,石怪不成粗。若到三潭顶,归时路更迂。

出郭晓山横,沙堤骋游骑。晴曦漾湖绿,高柳入天翠。

残荷两三柄,犹覆沙鸥睡。隔岭闻疏钟,丛篁抱古寺。

游心千佛场,拾级三摩地。石屋梦泉声,香厨新笋味。

何当此息机,萧然屏尘累。

门对青山水满溪,丹黄蕉荔叶萋萋。已无报赛铜弦曲,剩有残碑玉局题。

迁谪同时悲梦得,文章一代接昌黎。知公不朽英灵在,自有余光炳斗奎。

晓起一开镜,梅花影镜傍。
转镜失花处,方知不是妆。

轻云笼雾飘红雨。又取次、春如许。活色生香饶态度。

凤钗斜溜,月眉新约,一曲山芗舞。

莺簧燕剪纷无数。湿鬓轻盈踏花去。却忆江南芳草路。

旧游如梦,断魂应在,烟柳迷离处。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