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二首

蹋月看流水,水明摇荡月。
草木已华滋,山川复清发。
褰裳伏槛处,绿净数毛发。
谁能挽姮娥,俯濯凌波袜。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猜你喜欢
月华星彩坐来收,岳色江声暗结愁。
半夜灯前十年事,一时和雨到心头。
化工凭协气,花品效尤祥。
旖旎双苞艳,氤氲一种香。
参差迎夕露,左右傃朝阳。
有意同缃幹,无言并绛房。
万灵天会帝,三月史书王。
故此呈繁卉,还将助乐康。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看 一作:望)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陆相祠前路,孤舟欲上时。
空江难晚别,荒郡易秋悲。
月送潮声早,云随雁去迟。
幕中知有子,太守只题诗。

斯冰去人远,遗迹搜鳞凤。炎炎六百言,《尔雅》辞可诵。

千文集逸少,传习世已众。孰与持兹编,考古极有用。

岂徒窥篆法,小学繫尤重。先生厉名节,死义事绝痛。

何时手自书,整暇兼飞动。避俗意殊奇,合污宁足讽。

中庭长楸百尺馀,翠叶晻蔼当四隅。晨霞夕日自相翳,并坐可得千人俱。

忆昔河决夕野溢,定之方中作宫室。当时鲁人始种此,还赋卫风伐琴瑟。

春华亹亹六十年,高干错落摧寒烟。怅望空随众木老,中舍至音无与宣。

抱出檀槽,金丝拨子轻轻落。浅围罗幕。月上栏杆角。

夜半嘈嘈,繁手惊相错。敲银索。梦回妆阁。花底飞乌鹊。

物外人寰尺地开,冥搜远瞩万殊该。已教四野云风合,长使诸峰日月来。

东西都汉犹司马,三百年唐只次山。

久雨陂塘溃,田水绝涓滴。筑堤焉可迟,插秧时候迫。

农家出丁壮,里粮从兹役。朝伐象山竹,暮负乌溪石。

举锸多如云,挥汗不敢息。虽无官吏呵,里正相督责。

慎毋怨里正,里正谋汝食。努力莫告劳,报汝在秋穫。

更从何处访蓬壶,花满平堤水满湖。韩嫣金丸落飞鸟,王乔仙履下双凫。

姬姜自爱千金貌,游侠轻量一斛珠。我老不知年少事,水边行散似春雩。

端平丙申,桂林伯尚书钟公以遗逸荐东溪先生许侯于朝。
越明年,得旨补初品官、衡州户掾。
其诰词于始,则有夙有誉处、且娴文辞之褒;于终,
则有其以行义、教于乡里之勉。州里人士莫不荣之。
又明年,许侯乃于东溪之溪创堂五閒,
以为讲道著书之地,仍摘天语誉文地一家子以张其名,
敬上赐也。堂成,
山斋先生为之记者详矣,当世这名卿才大夫又为这赋咏者众矣。
余晚生小子,何足言诗,
辱徵俚作,不敢以固陋辞。
敬书二首以记盛事,并序圣天子始终褒勉之意,
庶得附姓名于不配云。

古榕潮汐地,百折绕平田。吞吐涵明月,盈虚漾碧天。

养源宗楚令,知味契伊川。赋罢临流兴,曲肱一枕眠。

洞箫如缕到尊前,明月高楼夜可怜。
何处一声凄易断,千家花柳障晴烟。
和靖风流百世长,吟魂依旧化幽芳。
已枯半树风烟古,才放一花天地香。
不肯面随春冷暖,只将影共月行藏。
悬知骨法清如计,传得仙人服玉方。

泛泛宫亭上,停桡日正昏。江天同一色,烟月细重论。

渔火湖边艇,人家竹里村。春来云水阔,阳鸟任孤鶱。

西内词臣和柏梁,天书飞动赏辉光。谁怜一铗新丰邸,弹尽秋风白发长。

虫语惊寒梦,飒然山夜深。遥镫隔溪隐,残月过庭阴。

野哭多新感,林秋识旧音。年来风物异,不但客伤心。

稽首金容癞狗师,一生快活没人知。
平田浅草翻身处,合水和泥换步时。
垂手未施三寸刃,破关先下顶门槌。
寥寥万古谁堪对,唯有嘉禾跛脚儿。

衣索索。早被晚风知觉。穿过绣帘来作恶。故欺人软弱。

烛短香轻衾薄。游子天涯无诺。不记新秋珍重约。共谁人恋着。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