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奉和司徒侍中戊申西洛中秋对月

白玉盘从海面浮,闲云一点即时收。
山川表里无遗照,天地寻常可是秋。
清景似偏孙相阁,高情更属庾公楼。
暂纾化笔归诗句,不泯长随洛水流。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猜你喜欢
松色不肯秋,玉性不可柔。登山须正路,饮水须直流。
倩鹤附书信,索云作衣裘。仙村莫道远,枉策招交游。
清风季子邑,想见下车时。向水弹琴静,看山采菊迟。
明君加印绶,廉使托茕嫠。旦暮华阳洞,云峰若有期。

洛水留人一向乾,雪泥溢路十分寒。送行我岂无樽酒,多难君知久鲜欢。

回首祇应怜老病,凌风争看试轻翰。到家定见嵩阳老,问我衰迟未解官。

孤兰生幽园。
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
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
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
香气为谁发。

残春倦眼。容易花前换。萼绿华来芳晼晚。消得閒情诗卷。

天风一串珠喉。江山为祓清愁。家世羽衣法曲,不成凝碧池头。

行携三尺虎臂杖,归饮十分鱼枕蕉。饮罢招船歌一曲,冯夷亦合泣潜绡。

雨后西山气象新,野田高下水津津。
晚来弛担临风坐,聒耳蛙声更可人。
南斗一帆外,西风千骑头。
莫嗟中落落,须感上休休。
贾谊词林晓,陈蕃墓草秋。
经行拚斗酒,为浣古今愁。

炎徼翩翩佐郡才,骊驹声断锦帆催。东人共惜沉香去,西土重欢载石来。

卧阁山当黔水合,行春花满桂城开。浮云西北长安暮,何处凭高首重回。

帝苑重看岁事新,衰迟犹自滥朝绅。五更鱼钥千门炬,九陌鸾镳十丈尘。

伯玉自怜侵化境,长沮相问笑遗津。神桃粉荔逢年换,旅食悠悠愧此身。

春泥滑滑强知时,野日荒荒已露机。
政与鹁鸠同一律,朝来唤得阿姑归。

团薄者谁子,捕鱼溪水中。林深不见日,寒杀石楠风。

桃杏何曾羯鼓催,春风先后自吹开。为怜红影临清泚,不惜芒鞋得得来。

匈奴时未灭,连年被甲兵。明君思将帅,方听鼓鼙声。

吾生恣逸翮,抚剑起徂征。非徒慕辛季,聊欲逞良平。

出车既方轨,绝幕且横行。岂伊长缨系,行见黄河清。

虽令懦夫勇,念别犹有情。感子盈编赠,握玩以为荣。

跂子振旅凯,含毫备勒铭。

行尽平原路,今朝始入山。马前花气重,林外鸟声閒。

草径缘冈曲,溪田趁水湾。孤钟夕阳寺,杳杳翠微间。

夏天多忆此,早晚得秋分。旧月来还见,新蝉坐忽闻。
扇风调病叶,沟水隔残云。别有微凉处,从容不似君。

桃花流水五云间,咫尺仙凡隔往还。白鹤不来华表在,翠鸾飞去玉箫閒。

战尘满眼何时了,云驾无由得暂攀。六载苦辛谁与问,瘴烟空染鬓毛斑。

白露催寒乌夜啼,倦游公子未归西。月明多感为云薄,免使偷光照惨栖。

秋江清,秋月白。
登高双眼空,独步乾坤窄。
只手未曾举,黄菊已盈握。
好彩从来奔龊家,随分一盏茱萸茶。

岭道崎岖血战回,江亭下马共衔杯。风摇白羽仍如月,歌发红妆尽落梅。

返照欲从高阁敛,青尊还向彩舷开。同舟此日君能几,不为城头画角催。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