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前年离长安,与公为死诀。长安门外长乐坡,胸中壮气浑消磨。
其时夜宿灞桥上,梦中勒马犹西望。江淮之上情愈劳,去年曾寄西山高。
今年今日春将归,春风不似秋风时。山阳数月雨不止,泥深穷巷行人稀。
忽闻公死终南山,坐中忽过东西关。黄泉一去几万里,吁嗟公兮何时还。
盂有水兮无食荐,烹有茶兮无酒奠。魂兮来兮不可知,来若飘风去如电。
报恩之事终有期,未必儒生只贫贱。
锁了重门,碧梧疏处,湘帘夜深犹卷。露鸦栖定后,只秋与竹声撩乱。
单衫小扇。想花景吹笙,郙家庭院。无人伴。冷清清地,回廊兜转。
肠断。满地蕉阴,靠红阑几摺,和谁同看。苏家潭上路,正小曲幽坊月暗。
桂堂南畔。问刬袜香街,甚时重见。无眠惯、灯窗数尽,玉河新雁。
绿波春水孝廉船,计日回翔学士砖。驿路梅花欹席帽,津门柳色上吟鞭。
歌残渭雨愁三叠,梦逐京华路几千。若忆故山猿鹤侣,宦成应赋《遂初篇》。
秣陵城南秋雨来,西风吹上雨花台。台高俯瞰白下尽,渡江云断斜阳开。
江声如雷走吴楚,木叶翻飞塔铃语。龙盘虎踞难久居,吴宫晋苑知何处。
梅冈东下谒丛祠,野草垂花覆断碑。拾得祠前五色石,犹疑碧血染当时。
六朝文物终沦丧,燕邸少师亦虚妄。重怀忠节独迟留,归看暮霭横秋嶂。
岩壑高堂上,烟霞眼底清。向来曾寄迹,老去未忘情。
茅屋苍林掩,藤崖白道萦。远峰云际直,孤嶂水边横。
宿雨分浓澹,斜阳闪晦明。折梅惊雪坠,倚竹待风生。
岭断炊烟补,沙回甃岸倾。杂花浮野意,飞瀑送溪声。
妇馌忻鸠唤,儿耕感犊鸣。揽衣随处坐,曳杖有时行。
拄笏曾招爽,投簪每惧盈。他年著书乐,应不愧虞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