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孝孙(?-632)荆州(今湖北江陵)人。贞观六年,迁太子洗马,未拜卒,卒于唐太宗贞观六年。弱冠知名,与虞世南、蔡君和、孔德绍、庚抱、廋自直、刘斌等登临山水,结为文会。大业末,为王世充弟杞王辩行台郎中。辩降,众引去,独孝孙攀援号恸送于郊。唐武德初,历虞州录事参军,补文学馆学士。贞观六年,迁著作佐郎,吴王友。历谘议参军,迁太子洗马,未拜,卒。孝孙著有文集三十卷,《两唐书志》传于世。
怀禄不知惭,人虽不吾责。贫交重意气,握手犹感激。
煌煌腰间金,两鬓飒已白。有生天地间,寿考非金石。
古人报一饭,君子不苟得。忧来自悲歌,涕泪下沾臆。
山下清溪月样湾,狐衣孤坐一丝闲。五陵年少谁家子,白马翩翩自往还。
送行折赠一枝梅,想见家林次第开。解绂何时共归去,岁寒花底共衔杯。
百转辘轳金井深,美人汲水梧桐阴。流云在天日将暮,独有寒泉知素心。
矜严时已逗风情,五字诗中目乍成。折齿幽人犹有我,扫眉才子更无卿。
当筵心借调琴语,入户行防触瑟声。何事胆娘偏小胆,略闻鹦鹉便心惊。
雅山之北案山南,翠阜隆起瞰澄潭。虽无洞壑深窈窕,平田遥望堆晴岚。
图经地志均失载,马厩名因野庙在。当年遵海岂至此,或因女吴通行李。
簟茀南来骑似云,高冈亦散紫骝群。后来秦皇鞭石时,指挥列嶂如市儿。
尔独倔强遁荒野,不随九峰环卫海东陲。作诗吊古增惆怅,芥子须弥无定相。
苦忆牛山陨涕人,齐女思归长北望。
美人处深闺,佩服丽且温。自矜肌体香,讵识荃与兰。
遂令空谷士,徒兴过时叹。
柿栗当收穫稻终,驾言野适兴何穷。门生二子归来昼,张丈殷兄邻舍翁。
豆饭芋魁吾岂乏,鸡豚社酒岁仍丰。家山日日长牵念,何况传闻襆被同。
一夜睡不著,小窗天忽明。林塘寒鸟聚,听得最初声。
幽并豪侠士,新拜羽林郎。夕按秦娥曲,朝薰荀令香。
折花当阁道,射柳傍宫墙。见说红城下,今年春草长。
小院西风初透。一霎凉生双袖。几日怕关情,犹道芳菲时候。
是否。是否。添得镜中消瘦。
何事惊残梦,寒砧处处悲。孤村霜落后,深院月明时。
响细疑无力,声停若有思。可怜凄楚调,不遣玉关知。
抬转炉薰自换香。锦衾收拾却遮藏。二年尘暗小鸳鸯。
落木萧萧风似雨,疏林皎皎月如霜。此时此夜最凄凉。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