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描写雨天景象的小诗。这首诗诗设喻新巧、描写别致,一联想丰富。全诗四句,全是眼望所见的景物,因此,“眼望”便是全诗的线索。空前的云涌是指眼望见,雨洒渭川是远望所见;天边归雁是极目远眺所见。这些使诗人有所思,有所感,诗人触景生情,借周围的景物扦发自己久居他乡的愁苦,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现实衰微的慨叹。
晚唐社会,由于统治阶级的腐朽,军阀的连年混战,国势衰微,日趋末落,经济崩溃,民生涂炭。笼革朝野上下的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气氛。再加上诗人一生颇不得志,为了求官,辗转他乡,一直到六十岁才中进士。他在流离奔走中,亲眼看到社会的凋弊,了解了人民的苦难。这些自然在他的心目中留下无限的悲楚的记忆,思绪中凝聚着不可排遣的忧虑。这悲楚,这忧虑自然会遣于笔端,写进诗中。这首诗,虽句句写诗,然而从诗人对景象的描写中处处能见到诗人所思,诗人所虑。
诗的第一句“乱云如兽出山前”,写的是雨前。诗人用一“乱”字,用“如兽”的比喻来描绘乌云的变化和狂奔的速度,形象而通真。第二句是写雨。雨虽不大,是“细雨”,然而是“和风”而来,因此弥漫了整个渭水两岸。诗人用一个“满”字具体写出了渭水两岸细雨迷蒙的景象。紧接着,第三句用了“尽日”二字写下雨时问之长,用“空漂无所见”写雨景迷茫,写诗人内心的空荡。这个“无所见”,是指没有一样具有生气的景物,没有一样令人欢心的事。一切全是灰濛濛的,灰濛濛的天,灰濛濛的地。此时此景,诗人自己的心境便可想而知了。而最后“雁行斜去字联联”一句则更能反衬出诗人感情的凄苦,烘托出周围气氛的凄凉。在单调的灰濛濛的天空,来了一行归雁,又传来声声的雁鸣,这是一幅凄凉的景象。这样,这首小诗就不只是一首写景诗了,诗中蕴藏着丰富的情感。由此可见,诗人借景抒情,设喻描绘的技巧是高明的。
紫阳如佳人,晻霭送征舳。含愁入长眉,尽敛故时绿。
语儿已在眼,欢迎走僮仆。旧社问枌榆,新径开松菊。
还家聊作客,行色催辇毂。同升纱笼人,拔士有丰禄。
会当出水镜,一洗凡眼肉。跻荣赤墀涂,雁门诗可复。
谪居澹虚寂,眇然怀同游。日入山气夕,孤亭俯平畴。
草际见数骑,取径如相求。渐近识颜面,隔树停鸣驺。
投辔雁鹜进,携盖各有羞。分席夜堂坐,绛蜡清樽浮。
鸣琴复散帙,壶矢交觥筹。夜弄溪上月,晓陟林间丘。
村翁或招饮,洞客偕探幽。讲习有真乐,谈笑无俗流。
缅怀风沂兴,千载相为谋。
普门大士感修熏,福德儿重乞细君。正似吾乡张太傅,再招东晋大将军。
金环桑穴真堪信,老蚌珠胎倍可欣。逸少诸郎他日贵,不妨小者最超群。
藏径多花,环檐有竹,静阁纤埃不到。屏六曲、香深烛烂,尚携得、金樽共倒。
剧怜他、玉曲梅臞,更郁匿、青杜红蘅怀抱。甚雨拉湘弦,虹挥吴铗,绮想离愁都扫。
我醉颓然还脱帽。倚东面危栏,仰看天小。思来日、春莺碧树,倏归路、夕阳衰草。
便明朝、下濑寻船,要泊叶鸥江,漂翎燕道。说盼月当圆,分钗待合,些事他年难料。
幽蒿细竹满墙间,雨后危墙似断山。一室了忘尘世隘,诸君能赏病夫閒。
池巡野鹤鱼苗缘,土蚀秋虫菜甲斑。我不鼓琴偏识趣,绝怜失势重跻攀。
坦夷观天真,去累纵众情。体寂废机驷,崇有则摄生。
焉得齐物子,委运任所经。
洛阳碧水扬春风,铜驼陌上桃花红。高楼叠柳绿相向,绡帐金銮香雾浓。
龙裘公子五陵客,拳毛赤兔双蹄白。金钩宝玦逐飞香,醉入花丛恼花魄。
青娥皓齿列吴娼,梅粉妆成半额黄。罗屏绣幕围寒玉,帐里吹笙学凤凰。
细绿围红晓烟湿,车马騑騑云栉栉。琼蕊杯深琥珀浓,鸳鸯枕镂珊瑚涩。
吹龙笛,歌白纻,兰席淋漓日将暮。君不见灞陵岸上杨柳枝,青青送别伤南浦。
临风眺远夕阳开,雁阵横江一送哀。为感千秋森棨戟,不知何处是蓬莱。
谪仙豪放空馀韵,小杜风流擅治才。数点烟波今古思,尊前黄菊几低徊。
宝刹新成护百灵,钟山泉石有光荣。金轮朝佛诸天喜,玉帛来王万国平。
定起不知明月上,身闲只爱白云迎。龙飞幸际雍熙日,亲见黄河一度清。
农功亦既成,霖雨乃无患。忽忽云向阴,耿耿秋未晏。
昨宵天宇澄,起视明星烂。碧汉或浮豕,梦雨先滞雁。
蟋蟀织虚堂,蟏蛸挂尘幔。音书忧喜杂,气候暄寒半。
泥涂浩纵横,期程昧筹算。没车驰不休,日驭行且慢。
策勋羡荣名,素食坦薄宦。趋事亟奔走,余情惬眺玩。
放怀当秋岑,摅志寄云翰。偶憩花木清,不涉丝竹乱。
徙倚足相羊,风雨积昏旦。时序未觉迁,云物一何焕。
晨风无近心,鸣鹳有幽叹。独有吹豳人,羔酒乐亲串。
山露湿吾履,山风吹我衣。白云褰举处,依约认崖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