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其三十 北园

使君美且仁,遍地种桃李。岂独放春花,行看食秋子。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猜你喜欢

山间逢馌妇,蓬鬓两乳乌。开口多是非,作诗诮髯苏。

少年喜狡狯,意者其麻姑。我行会仙桥,有女来踟蹰。

未敢轻吟诗,恐或逢仙姝。翩然一笑去,山鸟鸣相呼。

回首麻姑峰,云霞时有无。

突兀残碑立古阡,行人犹记绍兴年。青衣已见君王辱,白发何期使节旋。

老泪冰天他日恨,遗文《曲洧》至今传。一抔筑并花宫地,夕呗晨钟更惘然。

螭头地,尺五天。黄纸敕,阁东传。玺书纪缦烂云烟,命臣观察无诸边。

作人树人,学古惟专。无畏无忽,往钦汝前。以汝兴贤,比及三年。

举能汝职,不能汝愆。念臣承乏已备员,自知绠短汲深泉。

要当临履何冰渊,手捧天言方寸悬。二十五条河汉宣,有一未行臣罪千。

许人一言未尝负,何况许心圣主前。欲令臣书臣肘联,人之掣臣君察焉。

臣其从兹爱踵颠,胸有心无臣敢然。

华山突兀凌八荒,仙掌擘画摩青苍。洗头盆水泻银汉,斜挂星辰森在旁。

攀縆直上盆千仞,俯看海日生扶桑。韩愈当年惊眩处,昔为绝险今康庄。

谁能罗致归户牖,琅琊先生有草堂。霞举烟霏何烂漫,杖藜散帙随昏旦。

奔腾腕下走钟王,研索床头穷系彖。安车强起栖僧阁,夜夜山中梦红药。

蹀躞金门懒上书,公卿缟纻还垂橐。先生岂是尘中人,披帷㥾就多逸民,所欢顾况尤比邻。

华山不作终南径,看尔三峰顶上身。

吾闻勾漏为二十二之洞天,窟穴勾曲非人寰。上有石峰千丈之崟岌,下有清溪万折之潺湲。

普照岩前云出入,白沙洞口云沾湿。仙坛佛塔互低昂,宝盖灵幡复披拂。

石鼎丹炉五百春,幽栖今有傅山人。道穷要眇归玄牝,心自虚无养谷神。

闻君昨游豹子石,马退茅亭有仙迹。玉銮隐约不堪攀,玄圃峥嵘望何极。

嗟余曾入大罗天,名在丹台石室边。蓬莱一谪违真侣,蹩躠风尘独可怜。

王烈素书尚能识,石髓遇之傥堪食。时观紫气一登楼,愿拜青牛见颜色。

君不见葛洪欲求勾漏丹,邓岳止之犹复还。乘风万里倏可至,迟尔归来罗浮四百三十二之仙山。

老亲官定覃怀后,游子南来京索时。舟渡浊河高处望,太行秋碧绕天涯。

浩荡烟波笑此台,悠然云水不安排。饯无溪友相留去,馔有江鱼自入来。

大放丝纶看月上,小将舴艋认风开。相看歌子还相戏,谁仿前人旧体裁。

求官穷僻本藏头,远冒风霜不自由。岂是有才如硕鼠,可能无术似蜗牛。

我学彭城写岁寒,何缘春色忽黄檀。正如三醉岳阳客,时访青楼白牡丹。

城阙天中近,蓬瀛海上遥。归期千载鹤,春至一来朝。
采药逢三秀,餐霞卧九霄。参同如有旨,金鼎待君烧。

几年烽火暗尘惊,此日新开保障营。李父棠阴垂日永,潘郎莲幕肃风清。

喜看三害乡关去,再见单车渤海平。自此士民歌盛德,于今无复虎纵横。

新泉滚滚出无穷,水面微波觉有风。夜静独怜清境好,出看明月到天中。

久留句践国,同寓给孤园。聊发溪头笑,何殊石上魂。

卧云秋对榻,敲月夜过门。愿奉三乘法,常依两足尊。

卿云分瑞两嫣然,镜里妆成谷雨天。晓日倚阑閒妒艳,春风拾翠两骈肩。

水南水北何曾见,桃叶桃根本自仙。梦想沈香亭北槛,略修花谱记芳妍。

谢家人杳,讶壁上、香名谁扫。记细语、一星星絮,小立夕阳魂悄。

恁因缘、剩粉零烟,年年留伴花风袅。早千叠柔肠,十分痴梦,锁断画廊春晓。

重唤起杨枝恨,想白傅、清歌多少。怅红情绿意,闲悰无分,鬓丝几日吹残了。

湖山缥缈。便同心、结就西陵,何处逢苏小。愁他归路,一碧芳塘萍绕。

秉烛携筇步步前,玉京迢递访神仙。四时自有壶中景,一罅都迷物外天。

贳酒旗亭怆旅颜,萧萧人过穆陵关。沙明不辨东西路,雨霁才分远近山。

红叶有声秋渐老,白云无恙客应还。常将几点离人泪,洒向西风落照间。

秦赭凿填石,不受鞭箠考。
零落楚江浒,相峙矗三岛。
穿松得细径,据一陵二小。
奔流浩浩来,五色烂华藻。
至宝地不惜,绝境天所造。
谁言两蛾黛,功夺京兆巧。
终朝对颦蹙,似为今古恼。
然犀矶沉沉,跨鲸月皎皎。
丝纶三千丈,蒙冲百万櫂。
天风吹过梦,多忧只空老。
今者吾与子,所惬在幽讨。
供帐莫匆匆,槃觞从草草。
雅琴鼓一再,领此风日好。
临崖发清啸,倚树或颠倒。
礼存玉帛外,纵驰或一道。
兴极不知归,白鸥破晴昊。
绿野草铺茵,空山雪积银。
四时常觉冷,六月不知春。
白发添衰鬓,青袍恋老身。
到家论往事,骇杀故乡人。
旭日散晴晖,西山雪意微。
茶初烹石鼎,客已到柴扉。
啅雀檐前下,轻云谷口归。
村醪闻已熟,莫惜典寒衣。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