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弦

西蜀称天府,由来擅沃饶。云浮玉垒夕,日映锦城朝。

南寻九折路,东上七星桥。琴心若易解,令客岂难要。

卢思道
  卢思道(公元531年-583年)字子行。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年轻时师事“北朝三才”之一邢劭(字子才),以才学重于当时,仕于北齐。齐宣王卒,朝臣各作挽歌10首,择善者用之,思道十得其八,时称“八米卢郎”。北齐末待诏文林馆。北周灭齐后入长安,官至散骑侍郎。一生的主要文学活动在北朝。
  猜你喜欢
青春终日雨,公子莫思晴。任阻西园会,且观南亩耕。
最怜滋垄麦,不恨湿林莺。父老应相贺,丰年兆已成。
转觉忧余好尚孤,较量唯合老葭蒲。
圣贤可是随时拙,正直由来济世迂。
生事有亲甘钓筑,客情无力买山湖。
天边愁绝伤离苦,台象空看照宋都。
粉翅萦花几度忙,惜花长是为春光。
争如个个蜂须上,到处分甘作乳房。

凉月姗姗。伴兰心玉性,试语还难。秋花分小影,秀句写冰纨。

眉意浅,佩声残。有珍重千般。略逗伊,隐花裙上,竹叶斑斑。

知音何苦轻瞒。者温存隐秀,慧思华年。明明通尔汝,瑟瑟数悲欢。

携手际,试颦间。是意暖神寒。玉漏沈,芙蓉睡也,重靠栏干。

柁楼吴越壮游年,遗佚编诗历下前。惟有高祠照寒水,文章千古寄云烟。

画楼吹角,酒醒灯花落。梅未开残风又恶,今日元宵过却。

更更更鼓凄凉,翠绡弹泪今行。并作一江春水,几时流到钱塘。

翠辇西湖路,雕盘北苑花。
时平无外事,随意趁年华。

秋风泽畔。小草霜华染。比似杨花吹不断。却被雁衔天半。

月明野渡苍茫。伴他枫叶吴江。堪笑白头老子,夜寒尚倚红妆。

条与有佳色,不入俗子眼。结庐傍洓水,永与与作伴。

一脚落宦游,坐叹千里远。长恐与灵檄,重令猿鹤怨。

朅来河之湄,用意固不浅。拟从水石行,稍释烟霞恋。

而于阛阓中,举首即相见。相看犹有情,不改旧颜面。

自怜非故吾,抚心祗愧赧。唯公绝俗姿,体道任舒卷。

笑揖浮邱伯,双凫脱羁绊。步武招我陪,放歌容我乱。

窅窕空翠间,风驭蹑云栈。与亦为君容,景态互明焕。

别去今几时,兹游倏飞电。所思在岩壑,欲往不得便。

此身被官缚,事迫胡可缓。东风涨边尘,羸马注长坂。

崎曲馀百里,尽日期往返。问途策而前,不复微吟款。

向来经行处,犹作生绡展。怅念扪萝手,去敛趋庭板。

忽放微云开,顾我一笑筦。出没高树端,退避还偃蹇。

俗驾良已非,尘容更增腼。解鞍迫昏暮,假榻憩疲懒。

夜梦五老人,诘诟不容辨。局促将安之,勇退在能断。

利害甚白黑,胡为两交战。语已去飘忽,欲留不可挽。

那知有志士,居以贫为患。求田亦本谋,他日当能办。

伏枥马告劳,投林鸟知倦。岁时耕耨馀,食息桑榆暖。

优游聊卒岁,谁复议樗散。却坐洓水傍,适我结庐愿。

残烛照屏风,高堂暑气空。
初旬长少月,半夜忽来鸿。
旧集三年久,清吟四坐同。
城楼杀更点,声在雨声中。

两县三仙,一心同处。递相传授玄玄语。水云溪畔乐逍遥,烟霞洞里忘思虑。

炼汞烹铅,调龙引虎。静中结正三田主。功成跨鹤去朝元,大罗天上为仙侣。

思渺吴天,坐空明翠奁,稳泛秋色。柔波荡晚,渐白蘋风细,轻寒吹入。

小红今在否。记夜舫、新歌按拍。迤逦垂虹路,清萧雅韵,鸥鹭定曾识。

沈吟季鹰当日。恋莼鲈味好,归棹重觅。溪山画里,算绵屏深处,何人消得。

扣舷招隐士,倩相送、长桥过客。黯黯南云去,宵来为君乡梦积。

一别九霄路,风烟长满衣。已成身老大,无复世轻肥。

天阔鸟双下,山寒人独归。晓来何似雨,春水半岩扉。

买得晨鸡共鸡语,常时不用等闲鸣。
深山月黑风雨夜,欲近晓天啼一声。

峡中亦有日,海外亦有槎。我生独崩迫,沈忧浩无涯。

出门愁满道,入室愁满家。芳兰骨不立,丛菊秋空花。

万物非可悦,百年谁见赊。如何违此性,役役随翻车。

桐寒叶落风,菊净花开雨。掩映半畦秋,好竹三四五。

对此憔悴人,忽笑不复语。

西阁寒日没,策杖寻松径。归鸟半在巢,山家烟火静。

清月流素辉,幽篁生虚听。依然向来路,云影飞无定。

欲逐樵人踪,尽识山中胜。行行见柴门,寒潭似清镜。

右军一字价连城,断简残章尚典型。坐获骊珠三十九,绝胜辛苦赚兰亭。

莫问春何处。绿遍春归路。可惜东风,取次催将西去。

极目天涯,正浅深云暮。斜阳还在高树。

斗凄楚。细映霞成缕。银钩渐生娇妩。纵到团圆,解照离情几许。

不似菱花,传绮窗愁苦。朝朝都上眉驻。

千尺长松矗太清,倚松栋宇与云平。
凭阑只恐西风起,吹上青冥九万程。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