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
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
幽人不倦赏,秋暑贵招邀。
竹碧转怅望,池清尤寂寥。
露花终裛湿,风蝶强娇饶。
此地如携手,兼君不自聊。
吾少时读《醉乡记》,私怪隐居者无所累于世,而犹有是言,岂诚旨于味耶?及读阮籍、陶潜诗,乃知彼虽偃蹇,不欲与世接,然犹未能平其心,或为事物是非相感发,于是有托而逃焉者也。若颜子操瓢与箪,曾参歌声若出金石,彼得圣人而师之,汲汲每若不可及,其于外也固不暇,尚何曲之托,而昏冥之逃耶?
吾又以为悲醉乡之徒不遇也。建中初,天子嗣位,有意贞观、开元之丕绩,在廷之臣争言事。当此时,醉乡之后世又以直废吾既悲醉乡之文辞,而又嘉良臣之烈,思识其子孙。今子之来见我也,无所挟,吾犹将张之;况文与行不失其世守,浑然端且厚。惜乎吾力不能振之,而其言不见信于世也。于其行,姑分之饮酒。
庭前日转树交阴,坐上风来境自深。度曲已嗟千里客,听蝉已寄两头心。
林麓深深隐翠微,山空灵籁响秋晖。行穿竹里云连盖,坐倚松根露湿衣。
迎客犬从花径出,惊人鹤绕柳塘飞。醉来不觉幽情放,散步狂歌踏月归。
亭亭秀色出芙蓉,紫翠浮峦势若龙。雨过孤云来远岫,霞迎初日转高峰。
烧丹未就杨仙云,著屐先追谢傅踪。早晚金陵望佳气,携书好去上东封。
戛玉成声,裁云练色,妙造词家上乘。源水桃华,造复世间蹊径。
正堪拟,初日夫容,有天然,翠香红映。怕古人须让今人,词坛拔帜到三影。
怜君清况似我,何日遂初堪赋,买山钱乘。一斛松醪,一盏乳华新茗。
趁江乡、莼美鲈肥,更湘水、月明烟净。便与君,终夜赓酬,共乘烟外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