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婺州郡圃双溪亭

去年春晚宴亭皋,今日重登不惮劳。栏外当时双派水,已应归海作波涛。

赵抃

  赵抃(biàn)(1008年—1084年), 字阅道,号知非,衢州西安(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信安街道沙湾村)人。北宋名臣。元丰七年(1084年),赵抃逝世,年七十七,追赠太子少师,谥号“清献”。赵抃在朝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长厚清修,日所为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著有《赵清献公集》。

  猜你喜欢
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翠华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
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藕花相向野塘中,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
苕水相逢眼便青。贪恋恩波未肯飞。

曲误不须顾,客狂当好看。日斜双桨急,风驶夹衣寒。

剩说归田乐,休歌行路难。石湖三万顷,何处觅忧端。

广文弦歌饭不足,要是古来贤达人。
山谷有钱能买米,比之鲁公殊未贫。

圣人立教,以中为常。不得中行,取獧取狂。未见狂者,吾里有张。

议论杰然,名压上庠。未彼佞臣,请剑尚方。使终天彝,蚕绩蟹筐。

天鉴其忠,策名颜行。筮仕分教,九龄之乡。惟九龄公,非血气刚。

忧深虑远,性端行良。禄山尚微,测其陆梁。国忠林甫,未未披猖。

公预窥之,知其乱唐。仁必有勇,令名无疆。彼元忠辈,初志激昂。

一遇摈抑,尽敛锋铓。媕娿喑哑,不敢否臧。自谓得计,爵禄之场。

丧已丘山,得不毫芒。士辨薰莸,与道存亡。何以臻兹,惟学问将。

弱翁懋哉,以保令芳。

崔崔九宫山,翠蕤倚层青。飞观峙后先,宸奎烂晶荧。

中有遁世翁,霞衣佩葱珩。仙徒奎万指,执简听使令。

年来遘兵燹,散走如流星。翁独牵青牛,寻云自躬耕。

翠华幸江汉,扈从森幢旌。俯伏黄鹤矶,再拜陈中情。

天日下照临,簪裳受馀荣。今又奉玺书,翩然觐神京。

太官给珍膳,法酒双玉瓶。祗因逢景运,重瞻泰阶平。

致使方外士,恩宠沾鸿灵。奎旦赋归欤,行裾逐云轻。

自言当弱冠,绿袍佐山城。风露感末疾,离家炼黄宁。

药烹日月鼎,符参龙虎形。经中气象昭,玄览极窈冥。

欲期起泥丸,翀飞出孩婴。名花满皇都,春风语流莺。

景气非不饶,归思竟缠萦。芳岁去如矢,逝彼日堪惊。

纯阳奎销铄,重阴遂相乘。余闻重自愧,颠毛类枯茎。

逐物尚役役,栖身亦㷀㷀。幸有奎寸丹,能与万化并。

何时滴秋露,相期注黄庭。

三番石上听歌唇,转眼杨花一纪春。座客十来消却五,更无一个六旬人。

感欢千金赠,亦拟报千金。数尽人间物,无如侬寸心。

之官辞玉阙,送别傍金台。暂驻城阴骑,同倾柳下杯。

念离俱缱绻,欲发更徘徊。远树青如荠,春波绿胜苔。

路驰兼水陆,舟汎历沿洄。之子儒家秀,前贤世德培。

羽仪明鸑鷟,器质抱琼瑰。圣代蜚腾早,亨衢特达开。

三吴推道院,百里富英才。习礼延陵邑,谈诗匡鼎来。

道存人自化,意澹俗无猜。此去应相忆,题书寄雁回。

别后经宵各到家,别时岐路两萦斜。相期卮酒重何日,独对秋林浪有花。

攻墨却思同整具,择金犹记共澄沙。语言彷佛如朝暮,但怅暌离似海涯。

尽典春衣,换酒津亭,送君此行。叹清朝有道,何曾逐客,有司议法,忍及书生。归去来兮,噫其甚矣,见说江涛也不平。君之友,岂都无义士,剖胆相明。
挑诗行李如冰。正趁得越山桃李春。把从前豪举,著些老气,不应造物,到底无情。雁荡烟霞,凤城风雨,两地相思魂梦清。重来否,算海波未窄,犹可骑鲸。

我今行年八十六,生平自庆平为福。平时长在五中居,不管双轮閒往复。

荷橐临门门未开,多泥穷巷遍苍苔。始知犹胜杜陵老,旧雨客来今亦来。

冈峦楼阁斗清妍,一段空明水玉天。不到阆城东向望,范家神妙若为传。

出户春光刮眼明,远云迟日庆初晴。
偶来傍树寻梅子,时听新蝉叶底声。
水已清,清中不易当其精。精华极,何宜更复加磨拭。
良工磨拭成贯珠,泓澄洞澈看如无。星辉月耀莫之逾,
骇鸡照乘徒称殊。上人念佛泛贞谛,一佛一珠以为计。
既指其珠当佛身,亦欲珠明佛像智。咨董母,访朱公。
得之玓瓅群奇中,龙龛鹫岭长随躬。朝自守持纤掌透,
夜来月照红绦空。穷川极陆难为宝,孰说砗磲将玛瑙。
连连寒溜下阴轩,荧荧泫露垂秋草。皎晶晶,彰煌煌,
陆离电烻纷不常,凌眸晕目生光芒。我来借问修行术,
数日殷勤美兹物。上人视日授微言,心静如斯即诸佛。

蓦路相逢借问由,寸心莫便与他酬。虽然重担教人待,终是惭颜暗地羞。

弓强难结鸳鸯纽,御道那栽栗棘蓬。
堪笑香严饶舌老,今年犹胜去年穷。
东司上不说佛法,唤来与伊劈面踏。
不用重论报佛恩,将此深心奉尘刹。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与 通 欤;乡 通 向;辟 通 避)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