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旱夏景延永,烈日天中央。欻欻燎原野,中人如探汤。
病肺苦焦渴,吐舌生喉疮。蔗浆与茗饮,未易苏膏肓。
稍惊气象变,云物来冥茫。仰枕视檐际,浩浩浮沧江。
忽得灌顶偈,洒然心地凉。雷公未鼓怒,风伯何猖狂。
扫荡太宇空,万影才斜阳。俯辞楚台上,拱立齐鼎旁。
一介命蝼蚁,敢干私雨旸。田夫信无罪,触热正驱蝗。
刘郎持玉笛,再入天台山。天台女儿不相见,采药直入桃花源。
刘郎吹笛花能言,云离雨别三千年。青矑横波发鲜碧,蓝红染作夭桃色。
刘郎今姓杨,相逢便相识。金条脱,龙缟衣。飙车木凤凰,飞下铁山西。
茜桃拂面丹如雨,红蝶黄莺解歌舞。桃源无路入人间,一身金翠来何许?
玉山子,莫将迎。方平会麻姑,参语无蔡经。飞仙不入风沙地,无端夜过昆山市。
三涤肠,三洗髓,绛雪玄霜玉池水。
薄游东诸侯,致敬多拥彗。讫无安巢木,岁晏复反鞁。
饮马南洋桥,摩玩米芾记。蛟龙郁蟠拿,剑戟磔芒刺。
酌别表海亭,潋滟吸空翠。霜风吹鸿鹄,草野簇车骑。
日斜过云门,凌跨方半醉。垠崿乱叶滑,蹭蹬几欲坠。
悬岩半遏面,绝涧黑无地。入险难遽止,眩运不敢视。
层崖宿山家,坐久犹胆悸。居民畏马嘶,游子喜犬吠。
汲远终夜喧,月斜人未睡。柴关见星稀,枕石馀藓腻。
酒散身逾困,饥透食有味。忽闻炒椒巅,虎去失羸牸。
阴森木石怪,惨冽霜露气。黎明转重崦,呀互急幽閟。
缭绕天一线,陷日孤光细。嵌隙深且苍,白昼悲魍魅。
过午才得水,饮漱解鞍憩。却是城西河,山间更清驶。
弯环折䲔肠,诘曲乱之字。跋步重踆涉,深浅频揭厉。
林开见石田,数顷牛角锐。淳俗久深居,见人但惊避。
农妇帛缠头,应门耸高髻。破屋有村翁,无言但流涕。
举鞭为抚摩,俾说山中事。都因七十堌,卤莽各称帝。
实户三百万,食尽犹未弃。白骨与山齐,查牙谁与瘗。
幸得脱齿颊,疮残馀一臂。年来立海州,遗噍更疲弊。
边郡增仇敌,深山无子弟。闻此不忍闻,怆恍复?嚱。
海岱称东秦,山河号十二。峡口吞穆陵,渤澥捲无棣。
初从霸国后,往往逞凶猘。虢公死岩邑,恃制殆非计。
祗为残民区,每起奸雄志。窟宅多龙蛇,桃源难避世。
数日出修阻,川途渐平易。云梢见莱芜,孤城隐霾曀。
回视青万叠,乾坤屹轩轾。穿出过徂徕,背转逾汶泗。
泰山正面看,益见崇高势。目中好全齐,蒯生莫儿戏。
为告慕容超,勿谓燕得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