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是王维晚年诗作中十分值得玩味的一篇。诗用愤慨之语对友人进行劝解,似道尽世间不平之意,表现了王维欲用世而未能的愤激之情。全诗风格清健,托比深婉,前后既错综成文,又一气贯注,构思布局缜密精妙。
第一句“酌酒与君君自宽”,“君”字重复强调,这是障眼法;骨子里其实是胸中郁积愤懑,需与挚友一起借酒浇化。所谓“宽”者,宽人也即宽己,正是因为无法排遣。故次句“人情翻覆似波澜”,一曰翻覆,二曰波澜,足见心中愤激之情。
三四句紧承“人情翻覆”,照应止水波澜的外部刺激,强调矛盾两端,铺叙反目成仇,人心无常。白首相知尚且如此,其他的人就不用说了。相知成仇,先达不用,说尽了世态炎凉,当是实有所指。前四句关键在“笑”字。弹冠”本为援手荐引乃同契之义,此处则反用其意,一旦“先达”即笑侮后来弹冠(出仕)者,轻薄排挤,乃至下井落石,此为淋漓之戟骂。金圣叹以为“自是千古至今绝妙地狱变相”,诚为得言。
从内容上说,五六两句是即景即情,从户内至室外,为酌酒时举目所见,由世态炎凉,人情翻覆展示天地无私,万物亲仁,豁然呈现一新境界。被王静安先生誉为“摄春草之魂”的“细雨湿流光”,诗人用以描写映窗草色;禅宗关于“心动”“物动”的著名偈语,诗人借以描绘照眼花枝,即使单纯作“景语”看,也属上乘。而其蕴涵则在“全经”,“欲动”,由彰显至深密,从象外到象内,大千世界,无所不容;仅观人间之蝇营狗苟,于义愤之外,恍然顿悟。从章法上说,律诗中间两联要求虚实相生,三四句实写,五六句则应当化实为虚,措辞表意不可复犯,方能体现“神韵”“气象”之妙。从禅学上说,佛家主“虚静”,尚“自然”,和光同尘;深一层探求,五六句似还参合“有无”“生灭”“变常”之理;即处“静观”“达观”态度,与三四句世俗的“势利”“凉薄”恰成对照。
末两句“世事浮云”与“高卧加餐”由禅意而来。“何足问”有不屑一顾的鄙薄之意,所指实有其人其事,承三四句,“高卧”承五六句,超凡脱俗。前后既错综成文,又一气贯注,构思布局缜密精妙。
亦显亦隐、半儒半释的人生经历与处世态度,给王维造成巨大的心理矛盾,犹如碧潭止水,宜清心静观;但仰望高谷急湍,依旧凛然飞动,怵目惊心。王维全部诗作均可作如是观,通过《酌酒与裴迪》一诗即可透视此种矛盾心态。
少小天所生,㷀㷀罔怙恃。永怀鞠育劳,食息靡暂置。
黾勉务显扬,卓卓挺立志。初命属鸿胪,敬恭事廷序。
西江吉名郡,再命升幕贰。颛颛秉诚节,孳孳究职事。
岂直简牍间,期禆贤守治。忠孝表厥居,夙夜图罔愧。
古来勋德人,皆起自奋励。蒙泉达于海,寸萌干云际。
维持不息功,无远弗可至。资孝以为忠,人道第一义。
勖哉在方寸,何古不可跂。
世从有巢来,其变日以下。高栋夸连云,琐琐何为者。
西戎闻有之,中古已甚寡。既横木为门,复以板代瓦。
还愁雨如麻,最喜日色赭。主人久登瀛,门外施行马。
不烦十家产,恰受两人坐。制岂仿僧寮,材乃取市舸。
椎结碍弥明,小冠宜子夏。名岂虚铁垆,价已踰玉斝。
每于公暇来,便觉素心写。问谁来最多,恐莫如予也。
弱水蓬莱远,群山岱岳高。尘埃千障隔,景行寸心劳。
摸索知何自,抠趋苦未遭。铜章披宿雾,藻鉴炳秋毫。
穹壤悬鹏鴳,篇章抵雁羔。斯文标正脉,舆论凛时髦。
勇退关吾道,留行切帝褒。风云开壮观,舟楫际洪涛。
剑履昭魁象,词澜卷巨鳌。合宫陈缛典,华盖粲星旄。
霁日明黄道,祥风动赭袍。恩波荣赦草,颜咫醉仙桃。
麻册追盘诰,诗歌逼颂骚。人方期补衮,功岂在挥毫。
地禁承中旨,天官冠列曹。仪型喜颇牧,步武接夔皋。
蚤晚登三事,乾坤倚一陶。途长须骥足,用拙匪牛刀。
造请神先索,推敲痒莫搔。未嗟闻道晚,终待郢斤操。
秋登黄华山,恍然见大荒。前有乐天居,后有归来堂。
堂居厂云鸟,回池亦淼茫。主人端逸念,莳菊翳坻场。
天寒菊未华,逸念齐嵩邙。桴汎通永夕,万象争低昂。
情景苟不亏,余何动迷方。缅惟无穷门,引领情内伤。
达人不例苦吟人,浑浑唐风转逼真。薜荔山村询野逸,芙蓉秋水绘诗神。
仙台玉笛梅花月,民舍罗纨树色春。我赴东吴吟社约,拟从东老结东邻。
石崇击碎珊瑚枝。化为綵笔光葳蕤。蜀王入贡西川锦,鸳鸯组织金缄垂。
就中妙手得未有,况是年少翩翩时。江左人文自昔盛,乃尔弱冠名声驰。
美人性情秋水活,公子才藻春华披。石家名驹谢家凤,此生仙骨来瑶池。
我自五龄入小学,经史十五通其辞。万言已试书三上,廿载相随酒一卮。
秋花春月年年度,乌帽绯衣事事迟。文章有命谁青眼,富贵如云自白眉。
谭深不惜出肝胆,虚名安用求人知。与尔相期在千古,纷纷都付长安儿。
峨峨双阙昼烟横,玉箓金箱记姓名。况有曲江家旧渚,小虹桥外柳花轻。
峨峨高阁矗云端,此日登临眼界宽。归雁远从云外落,好山留向雪中看。
径荒苔藓埋陈迹,地僻梅花耐早寒。湖上风光无限好,一声长笛倚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