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酒与裴迪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
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给你斟酒愿你喝完能自我宽慰,人心反复无常,如同起伏不定的波涛。
朋友即便相携到白首还要按剑提防,要是你盼望先富贵的人来提拔你、帮助你,只不过惹得专他一番耻笑罢了。
草色青青,已经全被细雨打湿,花枝欲展却遇春风正寒。
世事如浮云过眼不值一提,不如高卧山林,多多进食,保重身体。
注释
裴迪:唐代诗人。字、号均不详,关中(今属陕西)人。官蜀州刺史及尚书省郎。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的好友。
自宽:自我宽慰。《列子·天瑞》:“孔子曰:‘善乎,能自宽者也。’”
人情:人心。翻覆:谓反覆无常;变化不定。
相知:互相知心的朋友。按剑:以手抚剑,预示击剑之势,表示提防。
朱门:红漆大门。指贵族豪富之家。先达:有德行学问的前辈。弹冠: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做官。
经:一作“轻”。
花枝:开有花的枝条。
世事:世务,世上的事。何足问:不值得一顾。何足,犹言哪里值得。
高卧:安卧;悠闲地躺着。指隐居不仕。
加餐:慰劝之辞。谓多进饮食,保重身体。

赏析

  此诗是王维晚年诗作中十分值得玩味的一篇。诗用愤慨之语对友人进行劝解,似道尽世间不平之意,表现了王维欲用世而未能的愤激之情。全诗风格清健,托比深婉,前后既错综成文,又一气贯注,构思布局缜密精妙。

  第一句“酌酒与君君自宽”,“君”字重复强调,这是障眼法;骨子里其实是胸中郁积愤懑,需与挚友一起借酒浇化。所谓“宽”者,宽人也即宽己,正是因为无法排遣。故次句“人情翻覆似波澜”,一曰翻覆,二曰波澜,足见心中愤激之情。

  三四句紧承“人情翻覆”,照应止水波澜的外部刺激,强调矛盾两端,铺叙反目成仇,人心无常。白首相知尚且如此,其他的人就不用说了。相知成仇,先达不用,说尽了世态炎凉,当是实有所指。前四句关键在“笑”字。弹冠”本为援手荐引乃同契之义,此处则反用其意,一旦“先达”即笑侮后来弹冠(出仕)者,轻薄排挤,乃至下井落石,此为淋漓之戟骂。金圣叹以为“自是千古至今绝妙地狱变相”,诚为得言。

  从内容上说,五六两句是即景即情,从户内至室外,为酌酒时举目所见,由世态炎凉,人情翻覆展示天地无私,万物亲仁,豁然呈现一新境界。被王静安先生誉为“摄春草之魂”的“细雨湿流光”,诗人用以描写映窗草色;禅宗关于“心动”“物动”的著名偈语,诗人借以描绘照眼花枝,即使单纯作“景语”看,也属上乘。而其蕴涵则在“全经”,“欲动”,由彰显至深密,从象外到象内,大千世界,无所不容;仅观人间之蝇营狗苟,于义愤之外,恍然顿悟。从章法上说,律诗中间两联要求虚实相生,三四句实写,五六句则应当化实为虚,措辞表意不可复犯,方能体现“神韵”“气象”之妙。从禅学上说,佛家主“虚静”,尚“自然”,和光同尘;深一层探求,五六句似还参合“有无”“生灭”“变常”之理;即处“静观”“达观”态度,与三四句世俗的“势利”“凉薄”恰成对照。

  末两句“世事浮云”与“高卧加餐”由禅意而来。“何足问”有不屑一顾的鄙薄之意,所指实有其人其事,承三四句,“高卧”承五六句,超凡脱俗。前后既错综成文,又一气贯注,构思布局缜密精妙。

  亦显亦隐、半儒半释的人生经历与处世态度,给王维造成巨大的心理矛盾,犹如碧潭止水,宜清心静观;但仰望高谷急湍,依旧凛然飞动,怵目惊心。王维全部诗作均可作如是观,通过《酌酒与裴迪》一诗即可透视此种矛盾心态。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王维隐居辋川时期,具体时间不详,大约与《辋川集》写于同时。王维一生沉浮宦海,安史之乱后,“在辋口,其水舟于舍下,别置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此诗为王维劝慰裴迪而作。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猜你喜欢
相唐德丛复兴隆,仁义条陈百奏中。
正欲谏君今别驾,延龄更不念孤忠。
欲收嘉景此楼中,徙倚阑干四望通。
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气入青红。
一川钟呗淮南月,万里帆樯海餐风。
老去衣衿尘土在,只将心目羡冥鸿。
舟子相呼起,长江未五更。几看星月在,犹带梦魂行。
鸟乱村林迥,人喧水栅横。苍茫平野外,渐认远峰名。
琴鹤清风久寂寥,谷居忠愤绚银钩。
龛中片石费锥鉴,还为两翁须点头。

少小天所生,㷀㷀罔怙恃。永怀鞠育劳,食息靡暂置。

黾勉务显扬,卓卓挺立志。初命属鸿胪,敬恭事廷序。

西江吉名郡,再命升幕贰。颛颛秉诚节,孳孳究职事。

岂直简牍间,期禆贤守治。忠孝表厥居,夙夜图罔愧。

古来勋德人,皆起自奋励。蒙泉达于海,寸萌干云际。

维持不息功,无远弗可至。资孝以为忠,人道第一义。

勖哉在方寸,何古不可跂。

世从有巢来,其变日以下。高栋夸连云,琐琐何为者。

西戎闻有之,中古已甚寡。既横木为门,复以板代瓦。

还愁雨如麻,最喜日色赭。主人久登瀛,门外施行马。

不烦十家产,恰受两人坐。制岂仿僧寮,材乃取市舸。

椎结碍弥明,小冠宜子夏。名岂虚铁垆,价已踰玉斝。

每于公暇来,便觉素心写。问谁来最多,恐莫如予也。

弱水蓬莱远,群山岱岳高。尘埃千障隔,景行寸心劳。

摸索知何自,抠趋苦未遭。铜章披宿雾,藻鉴炳秋毫。

穹壤悬鹏鴳,篇章抵雁羔。斯文标正脉,舆论凛时髦。

勇退关吾道,留行切帝褒。风云开壮观,舟楫际洪涛。

剑履昭魁象,词澜卷巨鳌。合宫陈缛典,华盖粲星旄。

霁日明黄道,祥风动赭袍。恩波荣赦草,颜咫醉仙桃。

麻册追盘诰,诗歌逼颂骚。人方期补衮,功岂在挥毫。

地禁承中旨,天官冠列曹。仪型喜颇牧,步武接夔皋。

蚤晚登三事,乾坤倚一陶。途长须骥足,用拙匪牛刀。

造请神先索,推敲痒莫搔。未嗟闻道晚,终待郢斤操。

饱闻胸次有云梦,语作惊澜翻舌端。

燕山除馆俯池潭,逾月羁孤苦吏贪。
遥望卢河一舍阻,著鞭信宿次关南。

远天长塞鸿雁飞,风山木落黄叶稀。篱边有菊竞金紫,九十秋光寒不死。

看君持酒餐落英,下有百尺寒潭清。

秋登黄华山,恍然见大荒。前有乐天居,后有归来堂。

堂居厂云鸟,回池亦淼茫。主人端逸念,莳菊翳坻场。

天寒菊未华,逸念齐嵩邙。桴汎通永夕,万象争低昂。

情景苟不亏,余何动迷方。缅惟无穷门,引领情内伤。

隐隐屏山顶,悠然见考亭。众星开分野,一水入沧溟。

礼乐今为盛,门墙世必经。平生鸿鹄志,数问紫州城。

达人不例苦吟人,浑浑唐风转逼真。薜荔山村询野逸,芙蓉秋水绘诗神。

仙台玉笛梅花月,民舍罗纨树色春。我赴东吴吟社约,拟从东老结东邻。

旆转黄山路,舟纚白马津。送轮时合幰,分骖各背尘。

常山喜临岱,陇头悲望秦。欲持汉中策,还以赠征人。

忆昔承恩入禁闱,儒林便觉有光辉。九重旭日开金殿,五色春云照锦衣。

庠序人思三老去,都门祖饯二疏归。归耕幸喜身康健,雨足东皋陇麦肥。

石崇击碎珊瑚枝。化为綵笔光葳蕤。蜀王入贡西川锦,鸳鸯组织金缄垂。

就中妙手得未有,况是年少翩翩时。江左人文自昔盛,乃尔弱冠名声驰。

美人性情秋水活,公子才藻春华披。石家名驹谢家凤,此生仙骨来瑶池。

我自五龄入小学,经史十五通其辞。万言已试书三上,廿载相随酒一卮。

秋花春月年年度,乌帽绯衣事事迟。文章有命谁青眼,富贵如云自白眉。

谭深不惜出肝胆,虚名安用求人知。与尔相期在千古,纷纷都付长安儿。

峨峨双阙昼烟横,玉箓金箱记姓名。况有曲江家旧渚,小虹桥外柳花轻。

宗门奥旨,造者还稀。
体用无私,随流得妙。
有时互为生,伴敲唱玄风。
有时对面藏,身难窥影迹。
要津把断,凡圣迷源。
利物垂慈,等閒入草。
朝辞湘楚幕山东,今在蓬莱第几峰。
可笑时人空扰扰,武昌山下问骡踪。

峨峨高阁矗云端,此日登临眼界宽。归雁远从云外落,好山留向雪中看。

径荒苔藓埋陈迹,地僻梅花耐早寒。湖上风光无限好,一声长笛倚阑干。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