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上片主要描写边地骑兵驰骋射猎的雄壮场面。古人每以“猎”指称战事,“闲猎”实际就是进行军事操练。落日、劲风渲染出紧张的战斗氛围.平沙千里提供了辽阔的习武场景,弓箭骏马烘托出骑士的讽爽英姿。循此理路当展开对国力军威的铺陈,高扬英雄主义的风采。不料“隐隐”以下折人了由昭君的青冢引起的“闲愁”,其实此“愁”不但非“闲”,相反是对国运的深长忧思。下片即是其所思的内容.在堂皇的颂词下蕴含着辛辣的讽刺。皇帝贵为天子,统有天下,后官佳丽,供其享用;庙堂有治国的贤相,边疆有善谋的良将:没想到国家的安定却要靠小女子的和亲换来。“不减”一句将此前的堂堂国威全部扫却,其犀利简直使大宋君臣无地自容。结尾二句又复归歌功颂德之词,极尽椰榆挖苦,矛头直指皇帝。回观上片所写的骑射场景,可知它只是词人的想象之境,现实的情况
是君王纵乐、文恬武嬉,边备废弛,只能以割地赔款来求得苟安于一时。有鉴于此,词人才会以下计大段的讽刺感慨系之,以与上片的理想之境构成强烈对比。
值得指出的是,联系山谷所处的时代背景,他的讽刺矛头是直接指向变法派的。这‘时期的诗歌中山谷表现出与当政者断然不合作的态度,时露鄙夷讥讽,其例证彰彰具在,可以参观。尤其可堪玩味的是,王安石有咏阳君的《明好曲》”首,当时和者甚众。山谷由昭君这热门话题而兴感作词,也在情理之中。王安钉在诗中称“人生失意无南北”、“汉恩自浅胡自深”,在安石可能是要故作惊址骇俗之论,而这或许也是引发山谷深思的触煤之一吧。
蝇头于我已无缘,拈问东家不直钱。乞与中庸胡伯始,免教堆屋篆蜗涎。
不眠疑漏尽,独坐爱灯明。好夜春连市,微风月满城。
凝香清燕寝,落笔得蚕声。无限怀人意,迢迢到玉京。
汪边荒草欲黄昏,好客烦开永夜樽。杨柳月明栖海燕,桃花水涨上河豚。
乱离词赋才将尽,故旧穷愁伴几存。此夕高堂丝管发,狂歌难禁醉中喧。
名爵各美饵,鹜趋入网罟。猗嗟范少伯,五湖当茅土。
典午倒太阿,强藩日跋扈。季鹰思首邱,莼鲈易华膴。
卓哉天随子,骚坛列旗鼓。采荈顾渚山,絜身谢尘组。
奕世感清芬,合祀隆醴脯。萧萧岁寒松,劲节风千古。
图馆春无赖,田家岁有收。那能垤鹳咏,还似土龙求。
木荫疏成密,云容去复留。已然为恶客,泥泞亦须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