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代歌者怨)

丝篁斗好莺羞巧。红檀微映燕脂小。当□敛双蛾。曲中幽恨多。
知君怜舞袖。舞要歌成就。独舞不成妍。因歌舞可怜。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信风催过客,早发梅花桥。数雁起前渚,千艘争便潮。
将随浮云去,日惜故山遥。惆怅烟波末,佳期在碧霄。
鄮山深处古明州,新有江南客倚楼。
凤阙天连便望日,蛟门海晏不惊秋。
头颅已迫残年景,身口聊为卒岁谋。
萧飒西风吹败叶,满眶清泪自难收。
津鼓冬冬,三老醉、知谁留得。都不记、琵琶洲畔,草青江碧。桃李春风吹不断,烟霞秋兴清无极。怅樽前、桂子有余香,曾相识。
残雨昼,初凉夕。高烛烂,新醅白。长歌断,欢意不如愁色。父老能寻循吏传,关河暂枉诸侯客。待日边、一纸诏黄飞,胜相忆。
世人不知心是道,只言道在他方妙。
还如瞽者望长安,长安在西向东笑。
赵璧微瑕岂易改,抉磨深贺得良工。
古人规诲有馀乐,近世交朋无此风。
二字相裨何预我,一篇兼报重烦公。
新吟若挂高门外,价比千金迥不同。

未到高秋有别情,新丛簇簇傍阶生。归心不待花重发,留与新知作眼明。

不愿百二如赵州,八十行脚心未休。不愿千岁如宝掌,沧桑阅尽增惆怅。

但须一念到万年,何用三登还九上。忆昔当初脱白时,眼空三界无龙象。

光阴强半易蹉跎,烟水百城空莽宕。自从身入老人场,壮志潜销气凋丧。

两条寒涕镇垂膺,一緉芒鞋输少壮。徒行一步当十步,岭长百丈如千丈。

青蔬赤饭栗棘蓬,藜羹茗饮桃花浪。只愁信施己难消,拚此身心作回向。

百八菩提如意珠,六字洪名无尽藏。店远村遥未抵家,水尽山穷须谛当。

钟初鸣,鸡再唱。殷勤借问老同参,百尺竿头谁向上。

仲月玄鸟集,蚯蚓蟠于庐。朅从徐氏饮,置酒临中除。

明月一何光,众星烂高虚。中有参与商,相望憯不舒。

人生虽有欢,讵得常相于。夷犹广庭内,恻恻掺子袪。

哲人重明德,迈士怀离居。离居谅复合,行矣慎所须。

秋山万尺青,影落杯酒中。
登临岂不佳,寒色见远空。
未忘天下忧,胡尘起西风。

囊琴立马万山巅,望斗扪星意洒然。飒飒冰棱冲谷底,重重江水锁关前。

东西有客思回旆,上下何人敢著鞭。凭吊公孙弹一曲,天风吹断十三弦。

浩渺无因溯去程,仙槎客泛正须评。轻浮一粒须弥小,包括恒河色界清。

世外形骸杯可渡,空中楼阁气嘘成。情知观海难为水,更有红轮向此生。

休逸台高复凭栏,依然风月喜生颜。城头仰视亲栽柳,天外微分旧见山。

草色且无归后怨,禽飞同到倦时还。欲知恩许三来幸,锦烂轻裘白昼闲。

不待风霜剪碧林,柳阴忽见一梭金。
似传西帝宸游信,空惹东窗梦觉心。
暂辍笙歌聊试听,既无桃杏莫须吟。
旧交燕子归何处,好倩宾鸿为嗣音。

观国心原切,趋庭念已驰。彩衣重拂拭,云路暂稽迟。

文史三冬事,舟车一月期。长途须慎重,寒朔正风吹。

绮楼人去物华非,晓院花寒苜蓿肥。最是春风双燕子,呢喃还傍旧巢飞。

此时君定发,安得复蹉跎。
雁信南来少,鸥群北去多。
芳洲虽可涉,寒月竟谁过。
余兴乘冬暖,江行踏浅莎。

脂车春晓别园林,握手依依思不禁。千里关山今夜月,一时樽酒故人心。

缘堤柳浪催行色,绕树莺簧弄好音。尺素自然频见寄,临歧那复更沉吟。

涉江采芙蓉,欲采寄所思。
所思今何在,望断天一涯。
将花照秋水,秋水清且漪。
行乐不得再,日暮空凄悲。

何事归帆急,蹙损眉峰碧。执手相看意欲迷,争忍向、河桥折。

暮柳催行色,离思愁如织。想见时难别更难,从今好梦分吴越。

白楮溪流弯复弯,黄鱼桥下波潺潺。西山一半画不得,为在白云青霭间。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