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卢虔使君

霜露再相换,游人犹未归。岁新月改色,客久线断衣。
有鹤冰在翅,竟久力难飞。千家旧素沼,昨日生绿辉。
春色若可借,为君步芳菲。
孟郊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猜你喜欢
终日路岐旁,前程亦可量。未能惭面黑,只是恨头方。
雅旨逾千里,高文近两行。君知不识字,第一莫形相。

槃涧老龙埋骨久,交游得尔最知心。诗摹海屿天风景,琴弄仙台玉笥音。

畴昔羽衣曾过我,只今石鼎又联吟。丹成若欲归山去,恐被人间有物侵。

青骹初下赤霄空,千里江山一击中。忽见晴皋铺白草,顿令凉野动秋风。

当时遂得荆文宠,佐运终成尚父功。试向平芜看猎火,六双还在上林东。

轻烟漠漠笼芳树,上有黄鹂调巧语。分明唤友度柔情,似对东风欲掀舞。

嗟哉彼鸟非英灵,犹能求友鸣嘤嘤。光初隙末轻薄子,洗耳何妨听此声。

白浪滩滩跳雪珠,青山片片翠萦纡。杜鹃啼得花如血,正是行人在半涂。

赖有澄江在,专供倚杖清。水裁偏岸直,云截乱山平。

鞞鼓知农隙,鸡豚觉岁成。却缘摇落后,木杪得孤城。

雪斋凡数种,此种出清漳。
或作西斋号,南州许擅场。

神芒吐匣,借残灯一焰,雷蛇飞掣。照耀龙门游侠传,引得精灵俱活。

热饮雠颅,寒销门胆,五步须流血。休论成败,壮心终古难灭。

敢笑剑术粗疏,许身知己,生死从容决。大纛高牙偏纵寇,惭愧戈矛如雪。

国士酬恩,匹夫慕义,止此肝肠铁。摩挲三叹,四方谁是英杰。

王郎何人著柘黄,欲与赤伏争翱翔。汉炎中断天复炽,肘后顽石胡为光。

萧王挥戈指幽蓟,战血满野风尘苍。募兵返得市人噱,当时南驰亦苍皇。

鸢鞮城东滹水长,北风烈烈天雨霜。前驱候骑两失色,河虽流澌无可航。

兔肩麦饭未下咽,大冰横合坚于梁。古称王者阨不死,淮陵一言殆天使。

赤龙已渡凌四开,白鱼跃舟未逾此。坛亭王气如水清,妖彗邯郸死灰耳。

彼苍有意开真主,固令若辈先驱处。君看陇蜀最健者,一旦等蛙终汉虏,王郎区区安足数。

苍茫此日龙华渡,漠漠野烟生绿树。留在长河阅世人,万古朝宗浩东骛。

棠梨睡起娇啼粉,桃杏香浓浅抹脂。自是从来肌骨好,春风宁为一花私。

清江水深蒲叶短,野凫双浴春波煖。吴宫女儿白苧歌,一曲春风吹不断。

朝晖烂曲池。
夕满西陂。
复有当昼景。
江上铄光仪。
时从高浪歇。
乍逐细波移。
一在雕梁上。
讵比扶桑枝。

尧任舜禹,当复何为。百兽率舞,凤凰来仪。得人则安,失人则危。

唯贤知贤,人不易知。歌以咏言,诚不易移。鸣条之役,万举必全。

明德通灵,降福自天。

巧舌如簧总莫听,是非多自爱憎生。三人告母虽投杼,
百犬闻风只吠声。辨玉且宽和氏罪,诬金须认不疑情。
因思畴昔游谈者,六国交驰亦受烹。
  何易于尝为益昌令,县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自腰笏,引舟上下。刺史惊问状,易于曰:“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易于为县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刺史与宾客跳出舟,偕骑还去。

丹柰花开春雨余,半趺满坐偶僧庐。钟声日暮荒台上,曾是先生旧读书。

林间一叶秋,屏去三伏暑。
凄然风露繁,絺綌莫能御。
炎凉相推移,胡为遽如许。
孰知秋已半,今夕四十五。

杨柳参差漾晚风,十年归认旧帘栊。方塘水满秧初绿,别浦春回杏晚红。

处处青山含翠黛,依依松竹郁葱珑。盘餐剪菲香粳熟,戚友相逢酌圃中。

惠来佳茗冬泉好,一滴清凉到梦魂。自是癖深同陆羽,非关渴疾拟文园。

香逾觉院惊雷荚,甘出光明金掌盘。添兴幸逢不请友,军持数寄岂嫌繁。

  毛颖者,中山人也。其先明眎,佐禹治东方土,养万物有功,因封於卯地,死为十二神。尝曰:“吾子孙神明之后,不可与物同,当吐而生。”已而果然。明眎八世孙䨲,世传当殷时居中山,得神仙之术,能匿光使物,窃姮娥、骑蟾蜍入月,其后代遂隐不仕云。居东郭者曰㕙,狡而善走,与韩卢争能,卢不及。卢怒,与宋鹊谋而杀之,醢其家。

  秦始皇时,蒙将军恬南伐楚,次中山,将大猎以惧楚。召左右庶长与军尉,以《连山》筮之,得天与人文之兆。筮者贺曰:“今日之获,不角不牙,衣褐之徒,缺口而长须,八窍而趺居,独取其髦,简牍是资。天下其同书,秦其遂兼诸侯乎!”遂猎,围毛氏之族,拔其豪,载颖而归,献俘於章台宫,聚其族而加束缚焉。秦皇帝使恬赐之汤沐,而封诸管城,号曰管城子,日见亲宠任事。

  颖为人强记而便敏,自结绳之代以及秦事,无不纂录。阴阳、卜筮、占相、医方、族氏、山经、地志、字书、图画、九流、百家、天人之书,及至浮图、老子、外国之说,皆所详悉。又通於当代之务,官府簿书、巿井贷钱注记,惟上所使。自秦皇帝及太子扶苏、胡亥、丞相斯、中车府令高,下及国人,无不爱重。又善随人意,正直、邪曲、巧拙,一随其人;虽见废弃,终默不泄。惟不喜武士,然见请,亦时往。累拜中书令,与上益狎,上尝呼为“中书君”。上亲决事,以衡石自程,虽宫人不得立左右,独颖与执烛者常侍,上休方罢。颖与绛人陈玄、弘农陶泓,及会稽褚先生友善,相推致,其出处必偕。上召颖,三人者不待诏,辄俱往,上未尝怪焉。

  后因进见,上将有任使,拂拭之,因免冠谢。上见其发秃,又所摹画不能称上意。上嘻笑曰:“中书君老而秃,不任吾用。吾尝谓中书君,君今不中书邪?”对曰:“臣所谓尽心者。”因不复召,归封邑,终於管城。其子孙甚多,散处中国、夷狄,皆冒管城,惟居中山者,能继父祖业。

  太史公曰:毛氏有两族。其一姬姓,文王之子,封於毛,所谓鲁、卫、毛、聃者也。战国时,有毛公、毛遂。独中山之族,不知其本所出,子孙最为蕃昌。《春秋》之成,见绝於孔子,而非其罪。及蒙将军拔中山之豪,始皇封诸管城,世遂有名,而姬姓之毛无闻。颖始以俘见,卒见任使。秦之灭诸侯,颖与有功,赏不酬劳,以老见疏,秦真少恩哉!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