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矣衰疲,背依禅板。读经可为,聊用遮眼。植膝垂足,狮子衔花。
杜其德机,岂有斯耶。
仆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洗妆楼下伤情路,西风又吹人到。一绺山鬟,半梳苔发,想像新兴闹扫。
塔铃声悄。说鬟尽当年,月明花晓。人在天边,轴帘遥闪茜钗小。
如今顿成往事,回心深院里,也长秋草。上苑云房,官家水殿,惯是萧娘易老。
红颜懊恼。与建业萧家,一般残照。惹甚閒愁,且归斟翠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