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元侍御游支硎山寺

支公去已久,寂寞龙华会。古木闭空山,苍然暮相对。
林峦非一状,水石有馀态。密竹藏晦明,群峰争向背。
峰峰带落日,步步入青霭。香气空翠中,猿声暮云外。
留连南台客,想像西方内。因逐溪水还,观心两无碍。
刘长卿

刘长卿(709—789),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猜你喜欢
稽首苏耽仙,乘云去无迹。
尚留橘井在,与世除狂疾。
谁能不饮此,识味亦可录。
坐令世玄牛,亦抱荆山玉。
伟哉稚川裔,神交接朝夕。
游戏及小道,造化入大笔。
优为吴诗父,雅命楚骚仆。
岂其橘井助,本自同仙籙。
坐中子刘子,知是当日客。
书悬元和脚,语经建康力。
先我登公门,不数鸷鸟百。
曾挹两仙袖,自然生羽翼。
嗟我无长才,学架屋下屋。
诗虽两牛腰,事亦几蛇足。
已穷犹不悔,政荷师友德。
文盟傥许予,幸不疑籍湜。

微风似与洗庭除,石枕蛮藤不负予。八尺方床聊已足,可须仍要读残书。

父子兼知己,扶携共白头。
又为千里别,未使寸心休。
鸟雀空庭晓,风霜落木秋。
近亲零落尽,更觉别离愁。
去年汝来巢我屋,梁间污泥高一尺。
啄腥抛秽不汝厌,生长群雏我护惜。
家贫惠爱不及人,自谓于汝独有力。
不望汝如灵蛇衔宝珠,雀献金环来报德。
春风期汝一相顾,对语茅檐慰岑寂。
如何今年来,于我绝踪迹。
一贪帘幕画堂间,便视吾庐为弃物。

谢客江湖已十秋,浮云华发共悠悠。闻君忽忆阳春调,浊酒还开白雪楼。

四桥柳色。又曲波怨送,西泠残篴。记傍玉楼,拂镜花枝手亲折。

无奈红销翠减,重题入、江郎閒笔。回梦里、误了流莺,歌酒换离席。

倾国。恨寂寂。念去后枕函,泪粉还积。凤弦代泣。解诉飘零更谁忆。

惟有孀娥冷伴,曾印遍、吴天愁碧。认载雪,湖上路、欲归未得。

武溪溪水深,欲往隔云浔。美人在何许,风采空遗音。

忧思满南北,托之被弦琴。惟有江门石,可以写我心。

碧窗数叶雨萧萧,绣佛镫前伴寂寥。我亦静中听得惯,声尘都向耳根消。

括苍山色翠如葱,瀑下天门拖玉虹。底事少微星一点,金陵江上爱西风。

旋拆黄封日铸茶,玉泉新汲味幽嘉。殿中今日无宣唤,閒捲珠帘看柳花。

忆昔相逢数十年,一朝邂逅碧山前。奚囊锦绣烟云湿,满目峰峦紫翠妍。

岁月尽从忙里过,文章还向世中传。明朝无限东西路,马首仍怜各一天。

几载林丘草木黄,故人霄汉独难忘。宫衣雨露犹沾湿,文律江湖共短长。

笔迹旧时倾褚薛,才名此日数鼌张。他年明月中山寺,重与诗人话夜凉。

带剑谁家子,春朝紫陌游。结边霞聚锦,悬处月随钩。
彩缕回文出,雄芒练影浮。叶依花里艳,霜向锷中秋。
的皪宜骢马,斓斒映绮裘。应须待报国,一刎月支头。

秋风一何怒,吹折江头树。寒衣犹未成,风莫向郎处。

不能十日不相闻,兄弟相看讵可分。
此后恐无能好我,从前虽有不如君。
尊前吐胆销为雪,石上题诗化作云。
地下怜才应更少,如逢旧好莫论文。
威畹芝兰秀,儒宗金玉相。
解牛无肯綮,驰骥阻康庄。
政术今犹诵,家风久益彰。
蕴藏初未试,盛德付诸郎。
飞泉成五级,一级一龙湫。
削出万仞秀,讵让蓬莱丘。

窣堵古形仪,未举已先知。巍然存海底,影落树头辉。

九九九,释迦老子不知有。
翻转面皮,伸出毛手,
握金赐锤碎窠臼。突出无位真人,
一一面南看北斗。

东接青龙北雉亭,钟山山势郁峥嵘。志公旧塔颓云绕,蒋尉荒祠夕照横。

天外一江分极浦,烟中万井入寒城。朅来更上栽松岘,无限苍凉六代情。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