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杂咏七首

龙兴寺里青云干,后土祠中白雪葩。
五百年间城郭改,空留鸭脚伴琼花。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秋色朝来已十分,远山清瘦露云根。
芙蕖昨夜惊风雨,叶叶流香有泪痕。
相逢空握手,往事不堪思。见少情难尽,愁深语自迟。
草生分路处,雨散出山时。强得宽离恨,唯当说后期。
归路过东关,行行一锡间。
破林霜后月,孤寺水边山。
顶笠冲残叶,腰装歇暮湾。
香灯旧吟社,清思逐师还。
动天金鼓逼神州,惜别无心学坠楼。不得回眸辞傅粉,
便须含泪对残秋。折钗伴妾埋青冢,半镜随郎葬杜邮。
唯有此宵魂梦里,殷勤见觅凤池头。

紫阙苕峣,绀宇邃深,望极绛河清浅。霜月流天,锁穹隆光满。

水精宫、金锁龙盘,玳瑁帘、玉钩云卷。动深思,秋籁萧萧,比人世、倍清燕。

瑶阶迥。玉签鸣,渐秘省引水,辘轳声转。鸡人唱晓,促铜壶银箭。

拂晨光、宫柳烟微,荡瑞色、御炉香散。从宸游,前后争趋,向金銮殿。

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
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
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
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

  美连娟以修嫭兮,命樔绝而不长。饰新官以延贮兮,泯不归乎故乡。惨郁郁其芜秽兮,隐处幽而怀伤。释舆马于山椒兮,奄修夜之不阳。秋气憯以凄泪兮,桂枝落而销亡。神茕茕以遥思兮,精浮游而出畺。托沈阴以圹久兮,惜蕃华之未央。念穷极之不还兮,惟幼眇之相羊。函荾荴以俟风兮,芳杂袭以弥章。的容与以猗靡兮,缥飘姚虖愈庄。燕淫衍而抚楹兮,连流视而娥扬。既激感而心逐兮,包红颜而弗明。欢接狎以离别兮,宵寤梦之芒芒。忽迁化而不反兮,魄放逸以飞扬。何灵魄之纷纷兮,哀裴回以踌躇。势路日以远兮,遂荒忽而辞去。超兮西征,屑兮不见。寖淫敞,寂兮无音。思若流波,怛兮在心。

  乱曰:佳侠函光,陨朱荣兮。嫉妒闟茸,将安程兮。方时隆盛,年夭伤兮。弟子增欷,洿沫怅兮。悲愁於邑,喧不可止兮。向不虚应,亦云己兮。嫶妍太息,叹稚子兮。懰栗不言,倚所恃兮。仁者不誓,岂约亲兮?既往不来,申以信兮。去彼昭昭,就冥冥兮。既不新宫,不复故庭兮。呜呼哀哉,想魂灵兮!

病口慵开兴亦孤,逢人一笑且胡卢。不须更作悬河辩,纵有悬河济得无。

玉户金缸夜未央,邯郸宫里奏丝簧。
郑姬已醉韩姬倦,谁拂君王白象床。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山色依依水自流,内人斜畔最堪愁。
荒榛蔓草萦寒骨,更有何人吊杜秋。
瑶草迷行径,丹台近赤城。
山川遥在望,鸡犬不闻声。
谷静松花落,桥横涧水鸣。
云间双鹤下,疑听紫鸾笙。

明灭初阳细不胜,濛濛渐破午烟蒸。洒花有色知春暖,润野无声兆岁登。

平远江山俱入画,深沈楼阁已宜镫。忘情未得《吴娘曲》,祇恐间愁触又增。

昏昏雾隐山,幂幂云弄水。
造化如妒春,又酿明日雨。
寻芳未可期,息战乃所喜。
花泪愁阑干,柳眼眠未起。
昔日繁华衢,兹焉变荒址。
将何测阴阳,默默数甲子。

快雪时晴春意动,归舟移缆向方塘。走寻饮伴鸡豚社,误落诗名锦绣场。

子云奇字谁能问,郑老襟期独不忘。阖闾城中可终老,安得四万买沧浪。

忽有一事碍胸次,摆脱不去呼酒来。溟溟濛濛混沌在,坦坦荡荡虚空开。

精神一生留笔濛,形骸昨夜为尊罍。年年看梅今白发,晴日江路行莓苔。

荒丘寂寂瘗香魂,雨洗残碑字已昏。尚有邻僧开古径,终无野老奠芳尊。

春云不染罗裙色,秋月空悬玉镜痕。词客经过休叹息,吴王宫里有谁存。

未许秋凋霜后林,蕊珠宫里正春深。依然绿树难藏鸟,怪底黄花又散金。

插鬓定移妆罢镜,低枝应怯晓来砧。谁知地上婆娑影,不并西垣一样沈。

老眼青青望洞庭,虹垂断岩月初生。
滔滔桥下无情水,不为吴王洗甲兵。
携书入空山,几若几世绝。
俯仰一室间,颇见古人别。
良朋令人思,思君意弥切。
食芹差自甘,那得共君啜。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