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历古关道二首

寂历古关道,早秋生晓寒。
空蒙朝雨细,憔悴客衣单。
事逐烟鸿远,情随雪鬓闲。
萧萧倦游意,天际路漫漫。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猜你喜欢
六丁海面揭封回,天上屯云撮得来。
连月不曾听澍雨,今年方始见轰雷。
定知水畎移秧插,底用泥涂把谷栽。
阅说君王勤露祷,固应妖魃不能灾。

卢家少妇郁金堂。日日春光斗日光。勾引花核笑凭墙。

映垂杨。不是愁人亦断肠。

日长院宇,针绣慵拈,况倚阑无绪。
翡帷翠幄看尽展,忘却东风帘户。
芳魂摇漾,渐听不分明莺语。
逗红蕉叶底微凉,几点绿天疏雨。
画屏遮遍遥山,知一缕巫云,吹堕何处。
愁春未醒,定化作,凤子寻香留住。
相思人并,料此际,惊回最苦。
亟丁宁池上杨花,莫便枕边飞去。
高台突兀玉千寻,尚想当年翠辇临。
坐守夕阳移半塔,我吟未了让蝉吟。

翩翩苏季子,征马独嘶风。路转河声近,星摇剑气雄。

旌旗閒塞上,笳鼓静云中。试看和戎后,谁收不战功。

绂冕情元淡,邺园道岂穷。世从骄腐鼠,君自托冥鸿。

夹岸移新竹,开畦种晚菘。扁舟随所适,春事五湖中。

荣华众所慕,志得虞咎愆。贱贫可无忧,复为饥冻缠。

有能外两途,逍遥循自然。苟不悟斯道,中心何由宣。

曰予素寡昧,未达性命原。励玆不息操,夙夜靡遑安。

奋庸有伊周,处约有骞渊。敬承圣哲训,庶慰迟暮年。

蜀王望蜀旧台前,九日分明见一川。北料乡关方自此,
南辞城郭复依然。青松系马攒岩畔,黄菊留人籍道边。
自昔登临湮灭尽,独闻忠孝两能传。

去年雪大今年熟,今年大雪复漫漫。老僧喜极情逾怯,一番来下一番寒。

衰病已经年,西峰望楚天。风光欺鬓发,秋色换山川。
寂寞浮云外,支离汉水边。平生故人远,君去话潸然。

乍辞阊阖捧天书,澍满郊圻柳拂渠。灵雨总关明主德,恩膏先到使臣车。

玉糈艘驶桃花水,绿野讴闲柘影锄。咨命亲承何以报,愿敷圣泽遍青徐。

牡丹殊绝委春风,露菊萧疏怨晚丛。何似此花荣艳足,四时长放浅深红。

丘邻雨止散青烟,白叟相违已隔年。忽遣大儿三角结,打门来觅社神钱。

谁写江南一段秋,妆点钱塘苏小楼?楼中多少愁!楚山无断头。

丽春绝众卉。

息徒西楚,伫楫旧乡。止犹岳立,动则云翔。烈烈群师,星言启行。

泛舟掩河,秣马登芒。

春来是处总关情,偏近池塘雨后生。滋蔓傍人如有意,托根随地不知名。

裙腰一道撩飞蝶,钗股千茎衬落英。莫把官袍论颜色,年年空惹路尘轻。

千古鸿文归选手,危楼百尺昔传萧。偶来净域分经卷,又见高台接斗杓。

贝叶一编参上座,烟花三月话南朝。祇今古寺空山里,梵呗钟声自暮朝。

岂弟张夫子,遗我径寸璧。
中有数个字,字字无人识。

兰芷萧条白露凝,夜深台殿起秋声。君恩何处中天月,一片清光处处明。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