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笑

时,亦欣愉于儿女。欲识风谣之变,请观调笑之传。上佐清欢,深惭薄伎。
西子江头自浣纱。见人不语入荷花。天然玉貌非朱粉,消得人看隘若耶。游冶谁家少年伴。三三五五垂杨岸。紫骝飞入乱红深,见此踟蹰但肠断。
肠断。越江岸。越女江头纱自浣。天然玉貌铅红浅。自弄芙蓉日晚。紫骝嘶去犹回盼。笑入荷花不见。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支公去已久,寂寞龙华会。古木闭空山,苍然暮相对。
林峦非一状,水石有馀态。密竹藏晦明,群峰争向背。
峰峰带落日,步步入青霭。香气空翠中,猿声暮云外。
留连南台客,想像西方内。因逐溪水还,观心两无碍。

十仞惊湍拂面寒,恐人如在百胜竿。飞云舞鹤形容处,英爽端疑共此看。

异地还相见,平生问可知。壮年俱欲暮,往事尽堪悲。
道路频艰阻,亲朋久别离。解兵逃白刃,谒帝值明时。
淹疾生涯故,因官事业移。鸡鸣关月落,雁度朔风吹。
客泪翻岐下,乡心落海湄。积愁何计遣,满酌浣相思。
云势移峰缓,泉声出竹迟。
此时无限意,唯有翠禽知。
岛屿松门数里长,悬崖对起碧峰双。
可怜胜境当穷塞,翻使留人恋此邦。
乱石惊滩喧醉枕,浅沙明月入船窗。
因游始觉南来远,行尽荆江见蜀江。

古对今,圆对方。严寒对酷暑,春暖对秋凉。
晨对暮,雪对霜。和风对细雨,朝霞对夕阳。
桃对李,柳对杨,莺歌对燕舞,鸟语对花香。

昨夜枝头,问谁啼血,洒来并入花丛。纵使春归,也须偷注殷红。

为伊细数行踪。记乡关、栈阁千重。曾随花蕊,葭萌驿前,一路飘蓬。

淡烟粉水,斜月绵州,华阳士女,蜀国丝桐。便为花鸟,魂犹恋此安穷。

欲拜低头,最怜他、姓氏相同。莫愁浓。溪山此间,不异新丰。

彩云楼阁瑞烟平。雨初晴。月胧明。夜静天风,吹下步虚声。何处朝元归去晚,双凤小,五云轻。
落花流水两关情。恨无凭。梦难成。倚遍阑干,依旧楚风清。露滴松梢人静也,开宝篆,诵黄庭。
直抵瞿塘秀,巫山十二峰。
灵祠春梦晓,古峡雨痕浓。
石气围孤艇,江声走毒龙。
阳台云自好,林壑暮重重。
昼睡忽过午,好风吹竹床。
溪云生薄暮,山雨送微凉。
粉裛衣裳润,兰薰簟席香。
归来闲且乐,多谢墨君堂。

不见丹丘四五年,幽篁古木更苍然。蒹葭霜露风连海,翡翠兰苕月在川。

忆昔画图天上作,每题诗句世间传。前村深雪谁高卧,亦有晴虹贯夜船。

华构沦亡几百年,云津风月故依然。天留嘉定文章在,应把贻谋启后贤。

石泉乍见已涓涓,到此凭栏望虎门。人世但闻川上叹,谁从大海问真源。

要得一书藏石室,为缘新说自金陵。

玉颜长日带离忧,未写鸾笺泪已流。不信今朝秋已尽,九边诸将尚防秋。

晴天杨柳丝千绪,淡月梨花玉一庭。
又是东风去时节,数声啼鸟不堪听。

元公来把麾,与民脱水厄。当时游息地,危亭冠州宅。

梁栋宿寒云,去天才一握。尚馀手种木,甘棠思邵伯。

宦味间如许,浩歌空古今。风云郁奇抱,天海荡孤琴。

与子三年别,相思燕树深。寒宵倍枨触,破壁有龙吟。

疏室过清风,午梦初回枕。失笑少年事,欲语口还噤。

束发受章句,眼光入椠锓。偶弄嫫母姿,爱者忘陋寝。

堂上诸公坐,暗中摸谢沈。染指天家庖,自许精调饪。

后生思大嚼,过屠来密谂。函人耻为函,察革视其朕。

奸者侈异服,吾道悲左衽。泮林十亩地,鸱鸮来集椹。

云中鸟乱群,渊底鱼惊淰。积阴塞大荒,不寒思之凛。

嗟子刷天马,故步愁踔踸。水剪双玉瞳,净洗砂石碜。

我为老弃妇,不堪再裹锦。痛哉卢瑑言,此日霖何甚。

定当置高阁,十羽束为审。爱兰必锄艾,披麻时见荏。

班固眼如豆,人物混九品。铁点史公书,佳者拾馀沈。

此语起公兴,斗酒快一饮。人才荒年谷,储之岁必稔。

逸士涧底松,郁之天所禀。八百尽孤寒,日思发帝廪。

谁能一日三梳头,撮得根牢髻便休。大抵是他肌骨好,不施红粉也风流。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