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凝(?—802)唐代诗人。字懋功,虢州弘农人,杨凭之弟。生年不详,约卒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少孤,受母训。长善文辞,与兄凭、弟凌皆有名。大历中,踵擢进士第,时号“三杨”。凝由协律郎三迁侍御史,为司封员外郎。坐厘正嫡媵封邑,为权幸所忌,徙吏部。稍迁右司郎中。宣武董晋表为判官。亳州刺史缺,晋以凝行州事,增垦田,决淤堰,筑堤防,水患为息。时孟叔度纵横挠军治,凝亦荒于酒。董晋卒,(公元799年)凝走还京师,阖门三年。拜兵部郎中,以痼疾卒。凝著有文集二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广西下来滩复滩,三百六十长短湾。潭心绿水缓悠悠,长湾短湾凝不流。
涓涓千尺静见底,隔岸空行鱼曳尾。忽然路绝山势回,峡口江声如怒雷。
石嘴凿凿森鲸牙,龙潭虎锯如回车。我行已过正月半,一夜水生浮汉槎。
龙潜虎伏杳不见,但见满江圆浪花。浪花雪飞捲万瓦,船下高滩疾于马。
浪船俱起空中击,举柁齐挽不容力。舟师持篙眼逾疾,抵住石头轻一掷。
水痕奔箭石窦急,老稚怀忧多掩泣。齿声卜卜叩神灵,抛纸烧香齐起立。
为言水浅仅容舠,篙师失手争纤毫。水声怒起两厓近,撇漩指顾随洪涛。
龙君水伯似相晓,此水不大亦不小。纸船偏得铁梢公,稳似春游在灵沼。
翻思初下象鼻山,怕问行人多苦颜。惊心乐水昭平驿,虑患防虞不暂閒。
忽见苍梧山在目,已闻莺语自间关。须知平地风波恶,何处安留不险艰。
此心常似初来日,三峡沧溟任往还。
亭亭霜干上参天,色黛皮苍老更坚。当日不知谁手植,到今人与树千年。
忆见红茵起袜尘,十年相遇浙河津。慇勤怪我凋双鬓,不似花枝却耐春。
梅花吐白绿团椿,路近江南尚卜春。乍别又疏文字乐,相思顿觉鬓毛新。
高堂甘旨谋归计,平日行藏任化钧。壮志莫辞来往远,潞河上派贯天津。
新样衣衫时样鬟,慈云寺里正清闲。荷花未放游人少,悄语渔船到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