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凝(?—802)唐代诗人。字懋功,虢州弘农人,杨凭之弟。生年不详,约卒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少孤,受母训。长善文辞,与兄凭、弟凌皆有名。大历中,踵擢进士第,时号“三杨”。凝由协律郎三迁侍御史,为司封员外郎。坐厘正嫡媵封邑,为权幸所忌,徙吏部。稍迁右司郎中。宣武董晋表为判官。亳州刺史缺,晋以凝行州事,增垦田,决淤堰,筑堤防,水患为息。时孟叔度纵横挠军治,凝亦荒于酒。董晋卒,(公元799年)凝走还京师,阖门三年。拜兵部郎中,以痼疾卒。凝著有文集二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暗中摸索不难知,眼里轮囷却见稀。行地径须先八骏,刺天终不羡群飞。
有乐不在物,况当仕而优。外骛乃自苦,作德能日休。
身计苟未适,安能为道谋。基址更所寓,得地东南陬。
经营喜宋子,阐绎嘉毛侯。纷嚣落寂境,蒸郁回素秋。
事少德机静,风微花信幽。林悄鸟相应,日閒丝自游。
中发灵台光,下照彪池流。神怡况味远,意虚才智周。
真见造不灭,妄想降无求。所示良可助,所超安可酬。
会合果有道,宁复嗟阻修。
闽山东面启松门,梯石层层见梵尊。题表尚存唐节镇,地图浑似洛林园。
亭因聚远开幽径,栈至临危出小轩。最是跻攀宜健步,病身无羽亦飞鶱。
忆自经秋雨,廊欹竹树芜。花开几人到,春去一诗无。
云气连村暗,山声入夜粗。牡丹红处屋,迟我十年租。
参禅人,多逐妄,不用起模仍画样。春风吹绽桃李花,淡烟疏雨笼青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