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凝(?—802)唐代诗人。字懋功,虢州弘农人,杨凭之弟。生年不详,约卒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少孤,受母训。长善文辞,与兄凭、弟凌皆有名。大历中,踵擢进士第,时号“三杨”。凝由协律郎三迁侍御史,为司封员外郎。坐厘正嫡媵封邑,为权幸所忌,徙吏部。稍迁右司郎中。宣武董晋表为判官。亳州刺史缺,晋以凝行州事,增垦田,决淤堰,筑堤防,水患为息。时孟叔度纵横挠军治,凝亦荒于酒。董晋卒,(公元799年)凝走还京师,阖门三年。拜兵部郎中,以痼疾卒。凝著有文集二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桃李都无日,梧桐半死身。那堪衰病意,更作独游人。
郊园多所乐,况此岁云暮。寒色澹遥空,清霜变红树。
欲舒林表望,讵识尘中趣。向晚寂无人,氤氲欲成雾。
殿阁无为日,朝廷有道时。椒浮重酝酒,花发万年枝。
此病都因痛饮中,自凭断饮作医功。便须真止从陶令,也莫无多学次公。
醒坐煖宜东阁火,酣眠煞忌北窗风。重君猛省吾深喜,安得聪明及阿鸿。
聚散无常,忆当日、同行携手。遇知己、探梅寻菊,赋诗饮酒。
风月江山都是主,鱼虾麇鹿呼为友。共陶然、朝夕任逍遥,今何有?
我碌碌,风尘走。君寂寂,书帷守。报初周花甲,中秋时候。
翠色方铺寒府内,紫霞正设同亭右。问素娥十辈驾鸾来,相逢否?
怅然愁结。荡轻云不散,莫天无极。乍佩解、花下逢君,费重赠断肠,寸笺春色。
絮点飘烟,画船去、六桥南北。祇孤山片石,鹤语夜寒,惹侬长忆。
狂名盛年一掷。指湖堤素月,曾照苏白。悔浪游、我辈来迟,对剩叶零枝,怨红吟碧。
望眼伤高,看飞动、龛门秋汐。问襟尘、唾痕凝酒,几回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