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709—789),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幽鸟飞不远,此行千里间。寒冲陂水雾,醉下菊花山。
有耻长为客,无成又入关。何时临涧柳,吾党共来攀。
汤泉海涌气云蒸,垢去心安身倍轻。谁道圆通非外护,却因妙触得宣明。
羯末誇群从,凝徽肖一之。风花摇切梦,梅雪照诗脾。
日短乌声急,天寒雁影悲。广轮高隐地,千古一涟洏。
夜闻子规啼,朝看春已晚。圜天高九重,谁令互激转。
北陆既藏凌,西宅复寅饯。野草青更青,衰盛吾何辨。
欲去难留。蜻蛉一叶木兰舟。细语断肠人竟去。何处。
新妇矶头烟水绿。
双旌冉冉自天来,银岛金门郁气开。海色昔时浑似雾,风声今日迅如雷。
谈兵夜静鱼龙泣,击剑光寒鬼魅催。江左未应轻借寇,还期推毂重边台。
定幕雍容绿水滨,使轺今喜接光尘。当年不足称良治,此日空惭问大钧。
钟鼎已无前饮胜,笑言应认昔怀真。开樽莫惜俄欢弁,数刻相违易怆神。
身共宾鸿远,心同野鹤孤。谋生知我拙,学稼任儿愚。
北望空思汴,南游未厌吴。餐须问藜藿,兴不在莼鲈。
圣主颁恩宠,郎官赐诰还。人瞻新骑从,马识旧家山。
古墓原花里,高坟陇树间。遥知心恋阙,夜夜梦朝班。
源泉一滴海潮通,无限波涛发此中。试问龙归何处是,满林风起吼长松。
仰陪夫子下阶吟,呜咽鸣蝉向我瘖。半月偎城动凉色,一风入木作秋音。
星云高灿还相媚,雾雨横凄忽见侵。应有列仙在空阔,徘徊不下暝烟深。
长忆孤舟去国时,每闻画角总生悲。只今世味都尝遍,解说伤心是费词。
惊客梦,欲愁眉。无端清泪涴征衣。何当化作杨枝露,洒向人间没个知。
草就匡时疏,英英气似虹。立朝真不忝,得郡未为穷。
人笑谋身拙,天知报国忠。怜余素餐者,长自愧高风。
商声一夜起,萧瑟暗庭柯。秋色已如此,客怀将若何。
白云千里隔,南雁几行过。不尽登楼思,苍茫独放歌。
山中多赤杨,江上多丹枫。爱其摇落晚,秋尽犹青葱。
岂系雨露偏,正恃坚贞功。处瘠苦外癯,閟塞乃内充。
所以延年者,常栖岩壑中。
东风太恶。惯弄香簸粉,吹到妆阁。瘦损花神,乍转冰魂,潘鬓休教染著。
当年素手斜阳里,笑画意、折枝衫薄。怪寻常、一样时光,锁断绮窗珠箔。
惆怅芳容去后,小庭但剩下,无数霜萼。笛里吹残,尚带春寒,人不如春有脚。
更阑月、转郎眠处,幸早赴、罗浮前约。梦醒时、软尽刚肠,怕想额边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