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文忠公裴度(765年-839年4月21日),字中立,汉族,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裴度出身河东裴氏的东眷裴氏,为德宗贞元五年(789年)进士。宪宗时累迁司封员外郎、中书舍人、御史中丞,支持宪宗削藩。裴度在文学上主张“不诡其词而词自丽,不异其理而理自新”,反对古文写作上追求奇诡。他对文士多所提掖,时人莫不敬重。晚年留守东都时,与白居易、刘禹锡等借吟诗、饮酒、弹琴、书法以自娱自乐,为洛阳文事活动的中心人物。有文集二卷,《全唐文》及《全唐诗》等录其诗文。
会峰亭对大屏风,万秀千奇耸若空。不识谁能夺造化,真仙世界一壶中。
窗间昼晦欲抛书,闭置长憎出有车。仅得小廊堪曳足,时来放眼即逃虚。
篱下黄金花,幽人时复采。满天霜露寒,莫待秋容改。
一念无为付道耕,百邪还听敛心兵。本原能与天同体,三代功名始可成。
护玉笼香翠阁幽。名花对影看梳头。此中人说是迷楼。
夹幕暗通筝阮语,重帘分管燕莺愁。紫云何处恨悠悠。
才名如此不偿穷,再入承明一病翁。白发光阴文字里,黄华林麓画图中。
谪仙犹想屋梁月,荆产空怀松下风。聊应世缘缘故在,会看归鹤语辽东。
嗜酒傲明时,何因贺监知。承恩金马诏,失意玉环词。
名与三闾并,身将四皓期。匡山有书读,应亦叹归迟。
两袖秋风酒一中,浩歌无复问穷通。极知白发形如木,谩忆青年气搏丛。
随意文章逃俗谤,可人谈笑有君同。平生最是钟情处,明月娟娟水馆东。
清池临净域,一径隐城根。鱼意不嫌客,鸟言如在村。
趣增茶串妙,静觉石阑温。与共论诗久,谁参不二门。
性拙畏城市,孤意耽山居。裹粮常苦乏,遂令此愿虚。
不耕复不读,悠悠已夏余。念之怀百忧,中夜步阶除。
会心岂在远,奚必厌吾庐。晨起谢亲友,杜门境已舒。
入室书盈箧,可以慰饥劬。忻然遂息肩,俯仰皆自如。
竹树拂清暑,蝉声亦萧疏。隔俗即丘壑,何须慕樵渔。
独行披荒丛,信步得异境。山色净杉柳,泉声寒藻荇。
恍疑石屋中,疏磬烟萝暝。欲问无人家,夕阳照孤影。
闲上垂虹望洞庭,姑苏山色入云屏。烟笼古寺藏萝径,雁带斜阳下蓼汀。
客舫微茫帆去远,宦怀寂寞酒初醒。凭栏试弄梅花笛,惊起鱼龙水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