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落日芳村无犬声,风沙两岸断人行。须为系䌫空林下,坐看前溪春水生。
衣香阁敞倚清尊,手检虬髯传细论。匕首千金珠十斛,青衫红粉话中原。
栀子香寒微雨歇,深深一院清凉。花梢斜月半侵床。
灯青疏鬓畔,一点写经香。
已分今生从断绝,无端又著思量。千生无恙是回肠。
温存凉簟好,今夜未成霜。
睥睨接崇岭,白处生浮岚。上有百尺厓,下有千尺潭。
尔非豢龙子,那敢穷幽探。
白麻新拜内尚书,黄阁沉沉仰步趋。四海谢安何日起,一年司马要人扶。
相门北阙存衣钵,祖帐东门入画图。知有寸心犹捧日,不殊廊庙与江湖。
家书夜到急张灯,喜报兰芽一叶增。偶尔竟烦诗纪梦,崭然终拟寿为朋。
人间鹤骨真无价,天上鹓雏信有凭。已办含饴娱綵服,乡心遥转辘轳绳。
香界同兰若,经函借苾刍。花枝生灭幻,云影去来无。
忍行全依草,慈心遍及乌。不须重舍宅,此有小浮屠。
往与凌云山人披虎豹、谒太清,是时东风满瑶京,绿杨三月听流莺。
君随挂席湘江行,予亦骑马趋承明。手把宫袍厌缚身,却忆南溟有纵鳞。
四年辞海岳,一举上星辰。逢君却向凌云下,心上经纶甚潇洒。
半夜清猿四合啼,长松古月照回溪。桃花源上路,一去意都迷。
我本凌云峰畔客,何日相从卜其宅。早服还丹生羽翼,共脱朝衣挂青壁。
戛戛高冈梧,孤干修以直。疏阴不自庇,虫蚁争蠹蚀。
铿然遭斧斤,谓是中琴瑟。朱弦徽黄金,绮囊护丹漆。
知音世所希,俗耳聪若窒。何似摧为薪,犹足供鼎食。
一年弹指又经秋,云物凄凉岁月遒。自昔佳人皆有恨,由来名士尽工愁。
班姬失宠难成赋,赵嘏无聊但倚楼。莫向残编动惆怅,可知容易白人头。
山上晴霞兴綵云,芳菲时节避花繁。分明自有神仙种,不是青旗卖酒村。
复岭重冈辇路斜,莲台高护梵王家。潭深应有鱼龙伏,山静惟闻鸟雀哗。
铜殿慈云环宝相,石坛法雨散天花。寺僧亦切瞻云愿,争扫璇宫迓翠华。
涛沸中秋都似雷,碧天如洗见蓬莱。东方月出来何晏,一朵红云拥节来。
沧波末静我安归,四顾茫然赋采薇。幽念不随鸦噪乱,故交真似蝶来稀。
长留诗卷贫何病,复抱琵琶老更非。千古湘累同此恨,孤臣已换芰荷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