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静天一色,江水疑不流。素月悬青名,翠色生高秋。
驾言理舟楫,足以散我忧。虚明映空碧,如在天上游。
西溟忽震荡,寒风飐飕飗。清晖蔽层阴,恍惚不可求。
唯听城头角,咿呜在高楼。
西湖八九月,秋叶日夜凋。两山各峥嵘,气与秋争高。
天亦念幽绝,芬芳托孤标。要令列仙臞,一洗桃李骄。
往往遣暗香,时时入高飙。绿叶未改色,微黄澹烟梢。
可爱不可名,模写徒自劳。向来蜡梅花,相去无丝毫。
但恨此花迟,不借春雨膏。尚可配精蕊,傲霜分两豪。
金钱不知数,狼藉蒙讥嘲。可怜贵人家,渍蜜纷煎熬。
坐令林下姿,半入金猊焦。闺房漫脂泽,此恨何由消。
两牧童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倾,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童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且号且抓。其一童嗥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号抓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童下视之,气已绝矣。
叶先生住在四万八千丈之天台,霞气直接东蓬莱。
天鸡三鸣海水赤,春风几度桃花开。胡为家山看不足,剪得匡庐云一幅。
春晖在青天,寸草在黄土。中有一寸心,何以报慈母。
关西余氏母在堂,堂下宜男春日长。九华西浙宦游处,白玉种此双儿郎。
儿今长大过三十,寸草春晖报何及。岂无鲁阳戈为驻西飞乌,岂无万丈绳为挽羲和车。
春晖在天草在地,母子同跻太平世。更愿传家好子孙,大书特书忠孝门。
隆替理之常,仕进难固必。在事寡尤悔,于心孰欣戚?
从来黄甘里,先庐颇完葺。虽非大哉居,亦异环堵室。
归来宜晚岁,怀抱得所适。讴吟及芳辰,言笑共佳夕。
赤城有霞气,光照五色笔。门前有大路,而无车马迹。
幸焉返初服,素愿于此毕。冥冥江上鸥,矫首羡归翼。
杂佩珊珊望汝,微波渺渺愁予。只恐游人瞥见,等閒乞得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