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上片讲行客之“伤”眼前邯郸古道的连天衰草固足令人神伤,当年转瞬即逝的繁华,也因现今的政治形势和疆界的划分而成为“不堪思忆”的东西了。下片紧承“古”“伤”二字,结穴于“空”这个观念。全词描写了邯郸道上的见闻,表达了作者怀古伤今的沉郁情怀。作者用以虚衬实的表现手法,寄寓了作者对宋王朝割土分疆、国家衰微的悲痛之感,表达了作者的屈辱和惨痛又无法逃避痛苦。
词的上片以“伤”字为主线,悼古今,伤兴亡。词人望着如今己为陈迹的丛台,想到了曾经繁华一时的古都邯郸,想到了曾建立赫赫功绩的赵武灵王,想到了他“胡服骑射”的改革,想到了风云变幻的战国时代。而如今,繁华何在,英雄何在?所有的只是萧瑟秋风、黄尘古道而己。“一瞬”中包含了多少的沧桑和血泪啊!“不堪”二字又足见词人感伤之深,联系词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词人所不堪思忆的应当还有对南宋偏居一隅、失地未能收复的伤痛。古今之情以“不堪”两字一语道出。
词的下片从“空”字入手,写丛台陈迹之萧条。“丛台歌舞无消息”等句,就明显地透露出了这种渴望却又失望,感伤而又悲凉的情绪。邯郸丛台,本战国时赵武灵王所筑。李白《明堂赋》说:秦、赵、吴、楚,争高竞奢,结阿房与丛台,建姑苏及章华。”可见丛台也同阿房官等都曾经是“朝歌夜弦”的宴乐之所。
昔日“天桥接汉若长虹,雪洞迷离如银海”的丛台,已是残堆废垒,一片陈迹。“无消息”“空陈迹”等语句感伤中透着悲凉,“空”不仅是眼中之景,更是词人心中所感。词的末尾两句的“连天衰草,暮云凝碧",描绘出一幅十分衰瑟的景象,这是词人内心感情的外化;情景交融,达到了巧妙的程度。像曾规这样的上层文人,不管他把自已的命运同最高统治者联系得何等紧密,残破的家园、积贫积弱的国运总会要不断地扣击他的心,在光荣的历史与屈辱的现实的夹击下,又怎能不流泄出那只能属于自己的反省和呻吟呢?这首词中,所谓繁华一瞬,所谓歌舞陈迹等都寄寓着对北宋灭亡的感叹,和失地未能收复的悲伤。
整首词用字精炼,感情丰富,尤其是“伤行客”“空陈迹”两个叠句的使用,不仅使得整首词富于韵律感,更使得其中的感伤之情愈加浓烈。
下帷听雨声,开户延月色。霏霏半篆香,湛湛一池墨。
徐行舒血脉,危坐学踵息。吾闻诸先贤,养生莫如啬。
三朝供奉主恩偏,此别星轺远使年。黔树万盘云并郁,海帆千片月孤悬。
周家典礼雕题国,汉日威仪越巂天。白首故人君又去,苍茫何处忆风烟。
后代忠臣擢丙辰,穆陵魂断北征人。长江浩浩倾吴越,九野荒荒啸鬼神。
鹃血纵乾难返蜀,乌头未改竟留秦。琵琶绝域千年恨,青冢黄云不识春。
欲摘金英露湿衣,暗香还逐晓风微。仙翁可解追时节,心想何妨举世非。
塔影观空象外求,宁阳亦自有丹邱。诸天宝界浑无相,半夜光芒最上头。
水国人烟浮岛出,山城霞气带江流。千年形胜镇南服,畏垒遗芳碣并留。
早岁罢官守,归田抱幽独。行行箬水滨,采采篱独菊。
桑麻日以长,桃李亦秾郁。群贤挈高会,千古振遐躅。
眷兹南城南,绝胜曲水曲。上有千树松,独有万竿竹。
梵宫出云端,澄湖枕山隩。新构复爽垲,宾筵更雍肃。
业巳谢纷华,那复惊宠辱。瓶罄复可酤,晷短继以烛。
清歌月在天,借榻云满屋。疏钟隔树闻,海气开晴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