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题 其二

水落潮乾人取途,西风索索响黄芦。沙头惊起数行雁,恰似旧藏芦雁图。

李纲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猜你喜欢
又非他、今年晴少,海棠也恁空过。清羸欲与花同梦,不似蝶深深卧。春怜我。我又自、怜伊不见侬赓和。已无可奈。但愁满清漳,君归何处,无泪与君堕。春去也,尚欲留春可可。问公一醉能颇。锺情剩有词千首,待写大招招些。休阿那。阿那看、荒荒得似江南麽。老夫婆娑。问篱下闲花,残红有在,容我更簪朵。
夜深如水泼衣衾,晓看皑皑冒碧岑。
以洁藏污窥物理,由仁行义见天心。
但教南亩多呈瑞,何必东夷屡献琛。
麦熟吾时归印绶,不能者止念周任。
魄逐东流水,坟依独坐山。
贺了生辰却贺冬。今年乐事又重重。寿香喷处芝兰馥,寿酒斟时琥珀浓。
偕桂隐,到花封。迎长介寿恰三逢。明年此日称觞罢,稳上肩舆九里松。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寻常去住难为别,况是平生心所亲。木落天寒岁华暮,白头人送白头人。

九日登高会,同人载酒来。寒城一以眺,秋色正堪哀。

零雨晨初霁,浮云午未开。南飞有鸿雁,为尔立徘徊。

出门初拜大夫官,美政高文属妙年。州瞰巴江流素月,人吟蜀道上青天。

松屏压簟延群从,荔豆登堂谒四贤。惟向古人求不愧,肯干霄汉急鹏骞。

长风起海上,吹度明月来。皎皎入窗牖,照我青编开。

天生饥愚人,饱学坐为灾。赋命既穷薄,流俗转疑猜。

但令万卷破,饿死亦快哉。君看世上死,何尝无多财。

山堂昨夜起秋风,景物萧条便不同。岂是天公嫌冷淡,故将林木染黄红。

江湖犹是客,岁月已成翁。
仙路重云外,人家落木中。
山痕经烧黑,土脉入泉红。
又得春风信,孤花照驿东。

巫山高不穷,迥出荆门中。滩声下溅石,猿鸣上逐风。

树杂山如画,林暗涧疑空。无因谢神女,一为出房栊。

重叨天遣八年馀,又辱分符不暂居。那有古人秦御史,岂无先辈贡尚书。

文章官样谁将并,气节天然我未如。归到朝廷当下问,定从江海诏安车。

孤蟾下倦驿。落尽江梅春是客。城上夜乌正寂。渐星暗戍楼,烟沈荒碛。

谁歌楚魄。罢玉尊、肠断今夕。空凝望、峡门秋练,一道界寒白。

游历。柳边坊陌。有箔影、钗光似织。年年归计未得。

曲榭悬镫,小槛横笛。断云迷故国。忍重问、传柑信息。

君休叹、围炉儿女,尚守杜陵宅。

夜深檛鼓醉红裙,半世侯门熟稔闻。
自是东篱窥宋玉,非关司马挑文君。
苍头误送香罗帕,簧舌翻成贝锦文。
幸赖老成持与力,一帆安稳过溪云。

东西非远道,何事未归人。白发犹能饭,青袍不任尘。

驿梅春半落,野笛枕边频。转忆珠江上,秋风几白蘋。

心事无凭欲话难,几经憔悴怕灯残。东风蝶粉春犹涩,西日蜗濡露易乾。

梦断银河铜漏滴,愁回金屋锁窗寒。临鸾敢谓婵娟误,宫样眉妆八字看。

平林卷宿雾,白日行黄道。
窗横四围山,门掩三径草。
老人苦夜永,褰衣起常早。
既无姬妾侍,宁有衾禂抱。
身心两清净,衰病反为好。
问我年几何,年已踰绰老。
春到枝枝是绿丝,秋来叶叶是愁眉。
灞桥何限经行者,不记寻花击马时。
碧云暮合。不教预赏中秋月。凉生楚观风初歇。秋影沈沈,相对两奇绝。
湘人怅望黄金节。只愁酒散仙舟发。凭谁为与_娥说。明夜虽圆,空照人离别。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