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平南四景 其一 乌江濯清

流水桃花绕县城,玉琴弹彻韵偏清。旅魂已化南飞雁,谁复悠悠问濯缨。

  林淳约公元一一二六年前后在世字太冲,三山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北宋末前后在世。生平事迹亦无考。工词,有定斋诗余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猜你喜欢
各为四方人,此地同事师。业成有先后,不得长相随。
出林多道路,缘冈复绕陂。念君辛苦行,令我形体疲。
黄叶堕车前,四散当此时。亭上夜萧索,山风水离离。

鸾路迎长日,农祥正晓天。九垓同燠沐,万物向蕃鲜。

时再点弓手,老幼俱集。大雨甚寒,道死者百余人。自壤河至昆阳老牛陂,僵尸相继。
汝坟贫家女,行哭音凄怆。
自言有老父,孤独无丁壮。
郡吏来何暴,县官不敢抗。
督遣勿稽留,龙钟去携杖。
勤勤嘱四邻,幸愿相依傍。
适闻闾里归,问讯疑犹强。
果然寒雨中,僵死壤河上。
弱质无以托,横尸无以葬。
生女不如男,虽存何所当!
拊膺呼苍天,生死将奈向?

清夜无眠想千古,一字茫然堕沙莽。
贤否纷纷固难数。楼头漏声寂不闻,
策策寒窗叶鸣雨。

野褐芒鞋六尺藤,好溪山处几番登。明朝又复归城市,百亩松风属老僧。

虬枝六尺藤,方屋九寸帽。人间无处著,山水归寄傲。

耳中闻渊明,自我发未燥。高标不可揖,七十忽已到。

明窗置经龛,奥室养丹灶。虽云迫迟暮,要足平昔好。

悠然万念空,快若河卷扫。寄声幔亭云,行拜散人号。

才华杜曲知名早。看即起,明光草。旗亭绝唱拥三姝,合领袖、升平年少。

偏生谢却,五陵裘马,别展闲襟抱。湘波窸地无尘到。

随意把,芸香较。一泓如水鉴菱寒,独自个、与谁同笑。

只应吟对,杏花春雨,暗忆江南好。

每虔夕惕心,妄意遵遗业。顾予不武资,何以成戎捷。

对景不妨头白,逢春且放眉开。莫教闲事恼心怀。

容忍些儿何碍。

尘土难寻道侣,山林应属奇才。朱衣翠袖两边排。

不似柴门自在。

海上见空翠,黄山积扶舆。连林结幽构,中有千卷书。

白日但垂帷,抱琴常晏如。何必邺侯家,于焉董生庐。

有时岩际书声起,天籁泠泠拂流水。清响遥传野衲禅,馀音半落鲛人耳。

芸草春香静掩门,河汾洙泗共谁论。閒将活水澄心镜,向人大笑翻忘言。

翰林墨客拈双笔,挥霍新图兴偏逸。寒松满屋疑有声,白云卷帘怕飞出。

轩佩追随入泮林,玉堂天路五云深。白头为尔伸长句,直是渔樵一片心。

日长春老职司閒,纵辔因寻负郭山。
花气半飘青霭外,泉声多在白云间。
香灯肃肃严僧事,钟梵萧萧爽客颜。
坐有诗人樽有酒,擬抛城市宿禅关。

马疲思解缰,鱼涸思得水。鸟倦思栖枝,蜂饥思觅蕊。

物性如斯夫,人情可知矣。跛者不忘趋,盲者不忘视。

疲癃状既成,针乐谁能起。拯救本无术,悱恻犹难已。

何乃民瘠肥,无关心戚喜。手足常沾涂,朝夕负耒耜。

岂曰饱胥役,原为宁妇子。明察若无遗,闾阎得所恃。

琴堂鉴悬冰,花城霞散绮。穷檐愿易偿,伫听歌乐只。

益友重曹君,标孤出世氛。壮怀期远术,高谊薄层云。

恶乱求山隐,亲贤愿德薰。我生良有幸,岁晚此同群。

仙人遗世杳难招,天路瞻望岁月遥。径入深林车辙少,泉鸣幽涧玉声调。

恍疑跨鹤来三岛,宛若垂虹下九霄。闻道石桥壮台岳,是谁移架在吾潮。

露下閒阶华月明,相呼女伴作双行。归来小院閒相语,几度庭闱梦不成。

昆冈分半股,插地四无邻。为有怀中璧,虹光夜夜春。

山垅中间号曰干,此干长里盛衣冠。
想应王谢朝回后,日日行人看绣鞍。

广庭春日正暄妍,一树名花玉槛前。百颗毳毬谁织就,几枝琼萼露和圆。

清华公子夸冰格,雅淡佳人拥雪筵。自是明皇沉醉后,梨园遗种至今传。

昨日离城市,白云空往还。
松风清耳目,端的胜人间。

独自归来秋夜静,雨湿寒云小窗暝。竹炉无火渴思茶,隔树人家有灯影。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