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登斋云阁

窈窕僧窗十肘长,解分眼界入他方。
尘襟偶脱公家事,鼻观重参佛土香。
寒日半收山着色,晚风无力水磨光。
幽寻已觉沧洲近,身外营营付一觞。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智琼额黄且勿夸,回眼视此风前葩。
家家融蜡作杏蔕,岁岁逢梅是蜡花。
世间真伪非两法,映日细看真是蜡。
我今嚼蜡已甘腴,况此有味蜡不如。
只悉繁香欺定力,薰我欲醉须人扶。
不辞花前醉倒卧经月,是酒是香君试别。

晨策登远林,初日云外赤。川明寒波生,野旷岚雾白。

倾耳聆哀猿,扪萝随鸟迹。昔年花柳场,今作荒草陌。

泠泠松上露,冉冉如泪滴。

心心念念忆相逢。别恨谁浓。就中懊恼难拚处,是擘钗、分钿匆匆。却似桃源路失,落花空记前踪。
彩笺书尽浣溪红。深意难通。强欢殢酒图消遣,到醒来、愁闷还重。若是初心未改,多应此意须同。

五纪周旋地,欣同七十稀。长庚陪月晓,孤鹜伴霞飞。

忽作三休去,真成一梦非。不知华表上,白鹤几时归。

陂湖欲尽山为界,始见寒泉落高派。
道人未放泉出山,曲折虚堂泻清快。
使君年老尚儿戏,绿棹红船舞澎湃。
一笑翻杯水溅裙,余欢濯足波生隘。
长松搀天龙起立,苍藤倒谷云崩坏。
仰穿蒙密得清旷,一览震泽吁可怪。
谁云四万八千顷,渺渺东尽日所晒。
归途十里尽风荷,清唱一声闻露薤。
嗟予少小慕真隐,白发青衫天所械。
忽逢佳士与名山,何异枯杨便马疥。
君犹鸾鹤偶飘堕,六翮如云岂长铩。
不将新句纪兹游,恐负山中清净债。

悠悠羌管动边愁,二月冰寒水不流。回首家园春色断,有人掩泪独登楼。

海上云萍遇。笑频年、开樽说剑,登楼选赋。十万狂花如梦寐,梦里花还如雾。

问醒眼、看时何许。侬已独醒醒不惯,悔黄金、何不教歌舞。

明月外,思清苦。

奇才未必天俱妒。只君家、通眉长爪,偶然仙去。花月湖山骄冶甚,一种三生谁付。

只片语、告君休怒。收拾狂名须趁早,鬓星星、渐近中年路。

容傍我,佛灯住。

昆山曾过忆俞公,伏枕扁舟涕泪中。布帽萧条君不见,飞鸿偏在五湖东。

结叶垂花老桤卧,四山无风午刚挫。扳花荫叶桥畔凉,葛屦生衣安稳坐。

田家初饱荫上场,溪雨新过水推磨。林间起步余睡清,青梅满槃雀卵大。

芳草如翠幄,亭亭冒岩阿。丹梯承晚映,碧涧写秋柯。

日入烟雾满,夜来风雨多。预愁霜雪至,为乐恐蹉跎。

树树榴花烂漫开,阶前鹤迹印苍苔。衔泥燕子归飞急,风送前山骤雨来。

老砚磨穿事不成,万书堆里鬓星星。愿随君去柯山下,收拾残烟写佛经。

绛霄近。借寸晷馀闲,游踪重认。向紫云深处,陶然翠觞引。

上清判袂仙缘在,尚有餐芝分。倚筼屏、酒晕香凝,月轮心印。

欢极泪还忍。念旧侣星稀,逝波空迅。梦冷江花,但赢得、夜台恨。

百年身世浮鸥影,懒更笺天问。楚魂招、枉付牙琴怨轸。

飘然庐岳去,破衲共枯藤。此地山林胜,令人肌骨清。

莲开千柄雪,瀑挂一条冰。五老如相见,烦君为寄声。

雨将残暑去,风送新凉至。安得归梦成,长夜愁不寐。

枯树熨秋竹,一帘捲霜藤。
山风长夜寒,兀兀挑青灯。

府下莫非群隽,坐中不见三明。远意关河马首,静吟笔砚泉声。

武昌公庙大江头,门掩松花一径幽。宋业欲亡和议起,郾城初捷羽书愁。

苔碑有恨山云寂,石马无声烟水秋。梦断黄龙何日底,天南钟鼓思悠悠。

每当秋尽海潮上,直至秋来又未清。四众殷勤秋拜祝,一泓甘冽自然成。

不徒引去供煎茗,尚有馀波可濯缨。无限高人同赋咏,与他流播此芳名。

化成丹碧出鳌头,独点闽川最上游。
两剑合来灵一境,双溪分处带三州。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