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奉承天超公法师作二首

杯水能令重百钧,阿师心法妙通神。
维摩正苦众生病,为洗无边热恼尘。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白首辞知己,沧洲忆旧居。落潮回野艇,积雪卧官庐。
范叔寒犹在,周王岁欲除。春山数亩地,归去带经鉏.
麦秋数尽稻花春,六尺茅茨百懒身。
散策崎岖聊永日,击舟剥啄定幽人。
关心有念真形役,过眼无根俱客尘。
肯着青鞋从我老,队香径遣断归轮。
黄花似钿,芙蓉如面,秋事凄然向晚。风流从古记登高,又处处、悲丝急管。
有愁万斛,有才八斗,慷慨时惊俗眼。明年一笑复谁同,料天远、争如人远。
自海陵来向海安,分明如渡鬼门关。
若将九折回车看,倦鸟何年可得还。

三五迭终,公侯复始。维少宗伯,克昌其祀。祗勤于德,令问不已。

士瞻师表,国赖耆齿。

江南路,几回游。最恨长堤柳絮,吹来偏向鬓边秋。

白人头。

记得当年曾手植。不道长条非昔。翻怜杨柳不知愁。

更风流。

今朝腊日初飞雪,一白先期报岁丰。坐见洪荒还太古,信知造化自虚空。

诗情画意天机外,和气欢声帝力中。便欲访君僧舍去,冻泥晴滴阻西东。

子胥忠孝两难偕,破楚鞭君谢父奢。何事危言强谏日,死无贤嗣挞夫差。

人生衣食尔,所适饱与温。逮其得志间,归心负初言。

少壮慕富贵,老大忧子孙。此心本无负,利欲令智昏。

嗟我复何为,未能返丘园。物外恐难必,开图对一尊。

石头城下五更秋,高挂云帆得顺流。铁瓮缘江即东府,璚花隔岸是扬州。

作家相见本无语,在客别离殊有愁。后夜相思好明月,老夫乘兴独登楼。

职思既殊。
亦各有司。
念我同僚。
悲尔异事。
之子之远。
悠悠我思。
虽无赠之。
歌以言志。

来时蘼芜青,归时蘼芜黄。杨柳萧瑟鸣蜩螳,帖帖高翻雁南翔。

雁南翔,怀故乡,夫君远在娄之阳。玉壶青丝唱窈窕,荷花落日棹相将。

落日秋江清,潮寒散空碧。江水去悠悠,此夕孤舟客。

遥遥湖上山,粼粼沙中石。余霞敛复晴,昏烟淡将夕。

天末怀夫君,相思千里隔。秋雁啼凉风,凄凄苇花白。

峰顶屋三间,松边石一片。早晚云飞来,只有樵夫见。

不听{怒心换斤}音分外闲,稳装书画一蓬间。
今朝风雨苕川上,扑洒沙鸥第几湾。

策马出居庸,盘回上碧峰。坐窥京邑尽,行绕塞垣重。

夕照沉千帐,寒声折万松。回瞻陵寝地,云气总成龙。

乍清和、山城飘泊,客中惊换时序。故园茅屋茶烟起,梅子樱桃堪数。

曾几度。又脱我、春衫冷却围棋墅。无端此住。问苦菜王瓜,风筵露径,谁共一灯语。

斜阳外,皖口潮声如许。正当双桨飞去。閒鸥两两波心坐,梦里笑人辛苦。

邀笛步。好买个、轻舟东下京江渡。柘西归路。有蚕浴桑云,蚁浮松酿,卧听刺桐雨。

永日无他念,孤清吏隐心。竹声并雪碎,溪色共烟深。
数息闲凭几,缘情默寄琴。谁知同寂寞,相与结知音。

东风云暗鹧鸪啼,古调歌残白石西。芳草春深官路合,夕阳烟重板桥低。

閒心独我听花落,作客同人倦马蹄。谁信劳劳天地里,搴裳容与过前溪。

频年故鬼唱秋风,几处离人叹转蓬。身到武陵应识得,小桃虽在是衰红。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