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清漪闲照影,凉意满阑干。湖近秋声早,廊虚月影宽。
鹤栖庭翠湿,鱼动水香寒。欲放云来去,移将竹数竿。
未辨吴宫鹭,谁收骆越铜。抑扬三今内,和乐五音中。
美玉随天仗,灵夔集帝功。雷门休冒布,方叔笑愚聋。
山房梅雨涤烦襟,顿觉清凉味可寻。静整孤琴鸣白雪,悠然无意觅知音。
一雁横空玉塞寒,疏星淡月倚楼看。乡山有梦秋先到,京洛无心兴已阑。
多病长卿聊罢梦,长贫仲子未弹冠。鸰原别恨年年剧,无那浮踪去住难。
畴昔知音托久要,同声相和更同条。嗟予无用头甘秃,顾子多材尾亦焦。
七尺身长形固美,两翁调古腹空枵。何当共坐虚檐下,握手论心到月高。
鹦鹉洲前抱石归,琢来犹自带清辉。芸窗尽日无人到,坐看玄云吐翠微。
矍铄邻翁肯自痴,盘桓山涧许多时。耕云钓日痕犹在,千载令人寤寐思。
昨朝湖外望,远黛一眉弯。今日山边度,重冈百折间。
修篁纷碧绿,浅水细回环。处处门前犊,为农羡汝间。
云水天涯汗漫游,高情何必羡封侯。一囊书剑关山月,满箧诗篇风雨州。
莫忘江南增旅恨,且从冀北散闲愁。相逢若得投交处,好寄鳞鸿慰远眸。
禅房遥隐凤城西,故国空山望转迷。辇道已荒春草合,妆台犹在野禽啼。
斋钟佛火销残劫,坏壁蜗涎认旧题。太息寺门桃李树,无言偏自得成蹊。
多愁多怨怕春天,花外时闻警跸传。金缕绣衣浑不称,馀香犹带御炉烟。
发地结菁茅,空山映虚白。筼筜留清阴,梅花若素积。
湖光照心明,滔滔沧溟窄。西岑极远目,微茫数峰碧。
东邻圣恩寺,窅然喧中寂。风里佛香回,若为往来客。
蹇连困登临,神疲为锁坼。同游两三人,喜折登山屐。
佳境难久留,反使心不适。萦回出林杪,疾去寻幽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