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再过了清明,暮雨片帆归晚。玉尊空伴。旧曲青楼换。
十里春愁吹乱。杨花那管。
笛里偷声换字工,明珠入掌比玲珑。剧怜生小相思骨,如此情人合姓红。
青春人物正当时,咫尺云天快乐披。相见便如胶漆密,此行还似筈弦离。
方传细柳将军令,或赋甘棠召伯诗。待得一朝公事了,联镳西去未为迟。
先车雨过尘方少,未夏村明望不遮。林脚天光如野水,麦头风燄度晴沙。
春当上巳犹无燕,地近南都渐有花。昼睡十分今减半,为留双眼对芳华。
但数十家看鹤户,与两三只钓鱼船。
同乡交好复同官,嘉会如斯自古难。退食黄堂作闽语,苏台明月醉中看。
江雨忽如雾,山云悭放晴。长途风雪旧,壮岁别离轻。
忽忆同怀子,怜余事远征。东归附浈水,流梦到江城。
净扫松门坐绿苔,水声逗石响奔雷。忽惊野鹿驱烟过,又见昏鸦驾日回。
曲木全支衰草住,矮檐半向夕阳开。山林未乏忘形友,日与孤云自往来。
小屋如舟结构新,其间信宿脱风尘。明朝归去誇朋辈,我是羲皇以上人。
神州回首尽飘蓬,万叠楼船血战红。银海有灵悲帝子,铜驼无路访行宫。
烽连草树氛尘暗,云掩河山杀气浓。万代忠魂多积愤,杜鹃啼恨哭春风。
宫阙岧峣夕照开,登临是处重徘徊。一行雁影南天落,万里龙媒北极来。
芳草萋迷埋石鼓,寒风萧瑟上金台。因逢燕市悲歌客,贳酒还听画角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