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苑

宛转瀛洲希幔坡,?蜷玉蝀历银河。广寒遥见空中殿,太液新添雨后波。

云捲红妆千步障,风吹璚盖万年柯。泰平见说宸游庆,驰道青青长薜萝。

欧主遇,字嘉可,号壶公。顺德人。质敏博学,笃孝友。十赴秋闱不售,明熹宗天启七年(一六二七)中副榜,贡太学,祭酒孔贞运赏异之。主遇乐善好施,明桂王永历二年(一六四八)大饥,倡赈,存活数百家,人戴其德。居平,客来问,宇屦满户外。晚年荐秘书,以病辞免。优游林壑,绝迹公门。曾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诗社,为南园十二子之一。著有《自耕轩集》、《西游草》、《北游草》及《醉吟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
  猜你喜欢

子舆辍肉为闻声,德洽民心苦好生。智者教行尤可尚,放螺从此得溪名。

绝境非身事,流年但物华。水梳苔发直,风引蕙心斜。
凡客从题凤,肤音未胜蛙。小船兼有桨,始与问渔家。
极目晴川展画屏,地从桃塞接蒲城。
滩头鹭占清波立,原上人侵落照耕。
去雁数行天际没,孤云一点静中生。
凭轩尽日不回首,楚水吴山无限情。
井上辘轳床上转。水声繁,弦声浅。情若何,荀奉倩。
城头日,长向城头住。一日作千年,不须流下去。
多君媕雅数论心,文字缘同骨肉深。
别有樽前挥涕语,英雄迟暮感黄金。

幽趣无人会,云依远岫行。寒塘时拨刺,古木廔敲铿。

壁壳拖涎钝,花飞度粉轻。山泉烹石鼎,孤啜不胜清。

莹骨醒寒寐,竹雪明照窗。微风振琅玕,掩冉久难降。

亲炉暖宿茗,犯冰浥寒缸。冬严入秋花,清绝不可双。

坐觉萧寥心,歛定还在腔。有弟尺书来,计程发龙江。

皑皑雪黏天,四极绝吠厖。遥知予季念,楚梦暗兰茳。

孤芳此相待,伫听幽径跫。

平河千里经春雪,广陌三条尽日风。

长对春风裛泪痕,殷红马上石榴裙。

无端更唱关山曲,哀怨教人不忍闻。

见说番易有老程,与人怀抱亦分明。
一千里外未识面,二十年间长慕名。
因听酒边谈旧事,便从客裹定交情。
他时我老君犹健,海内重逢即弟兄。

梁王修竹不可识,千秋草合平台迹。平台主人墨君友,扫出檀栾一千尺。

醉沈淋漓幅素看,枝枝茜翠若可餐。笔端乍觉烟云绕,堂上时惊风雨寒。

寒声槭瑟生绡起,如在湘江秋色里。湖州以后称太常,此幅神真良足拟。

主人种竹旧成林,千里提封自作阴。蟠根出地成龙骨,劲节凌霄引凤吟。

高堂日远悲风木,手泽凄凉馀半幅。他日尚书阁上图,应写平台万竿绿。

玉泉漏向尽。
金门光未成。
缭绕闻天乐。
周流扬梵声。
兰汤浴身垢。
忏悔净心灵。
蒌草获再鲜。
落花蒙重荣。
虽云早契阔。
乃自非同志。
勿谈兴运初。
且道狂奴异。
{郾去阝}薄一樽酒,栖迟双鬓毛。
随风散檐雪,卷地作秋涛。
汉使去不返,边人寒更功。
谁当如李愬,乘间缚酋豪。
雨点真珠水上鸣。更将青盖一时倾。总是江妃来堕珥,访娉婷。
不为含愁啼粉泪,只因贪爱湿行云。惟有游鱼篇得意,许成群。
千年冤魄化为禽,永逐悲风叫远林。愁血滴花春艳死,
月明飘浪冷光沉。凝成紫塞风前泪,惊破红楼梦里心。
肠断楚词归不得,剑门迢递蜀江深。

江山递今古,一览放怀宽。功可传名易,才兼有德难。

春风如恋客,旧雨竟辞官。爱听斜阳外,渔歌起渺漫。

清芬追义门,旧泽溯江水。家风忠孝存,我祖尤杰士。

嗟予生已晚,未得亲杖几。侧闻我父言,泪落难仰视。

我祖秉奇节,勋名耀青史。虽云耀青史,赍恨何时已。

我祖少奇嶷,为学俗儒耻。头角腾霄龙,诗书趋庭鲤。

静参象纬经,深探阴符旨。清尘迈时哲,城府恶谲诡。

随官洛下来,壮怀摅万里。文雄奈数奇,五下考功第。

蹉跎恐终老,弹冠为强仕。献赋杜陵哀,捧檄毛生喜。

天马与神龙,未工奔走技。翩然辞簪组,上堂亲甘瀡。

远望衡山云,乡思起江涘。深夜仰观天,忽讶时事否。

烽燧象已形,四郊多战垒。戎马忽仓皇,赤地痛如毁。

日日闻鬼哭,豺狼满城市。励志思从戎,感时忽抚髀。

群盗弄潢池,寇氛近溱洧。孤城累卵危,端赖中流砥。

天下承平久,武事尽废弛。营屯细柳开,将军大树拟。

组练未成军,干戈遽连轨。深入狐狸穴,逼迫莫能止。

千帐偃熊罴,四围突蛇豕。金甲夜不脱,铁骑昏尽靡。

入齐利用矛,叱项怒裂眦。月死阵云黑,沙暗刃光紫。

慷慨答君王,节义遗孙子。痛哉平生心,马革何处是。

大节天地昭,川流与岳峙。庙食垂千秋,帝德嘉奕世。

我父寻忠骸,虫沙迷旧址。衣冠怆招魂,丹旐归桑梓。

著书虽等身,皆共尘沙委。钱刀谱汉法,韬钤述戚氏。

只馀怀友诗,丛残三四纸。父也表泷阡,涕泣颡有泚。

小子梼昧材,祖武难绳美。方今切隐忧,养痈酿奸宄。

浮云变苍狗,寒山出青兕。谁能作霖雨,几处呼庚癸。

哲人既已遥,国事嗟何裨。我乏班谢才,祖德讵可纪。

嵩山自巍巍,河流自瀰瀰。翘首瞻松楸,谁与荐兰芷。

当年把臂入龙山,犹记相逢醉梦间。
君似孤云了无碍,我如倦翼早知还。
茅檐负日真成算,竹榻论诗整破颜。
欲问太平真气象,夜来风月到松关。
青溪第宅鬭鲜妍,最是江家宅可怜。
路上行人争指处,桥边遗迹尚依然。
南冠辞住长安日,北客归来建邺年。
惜此屋庐还似旧,不知曾读黍离篇。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