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每惜春光去,生憎鶗鴂鸣。倦游心易赏,多病戍仍更。
风雨山花过,池塘野水生。买牛归问舍,此计会应成。
尽到朝元会上来,春风坐遍小琼台。閒听蔡诞输龙语,引得诸仙笑似雷。
长途已迷远,此地复相禁。殷勤贵溪宰,归程巧酌斟。
令我舍周道,转从岐路寻。我行安仁界,时披竹松林。
松风幽以杳,竹径猗且森。恍惚开天籁,悠脉起秋心。
多历广闻见,兼可适孤吟。兹意良复厚,所赐岂不深。
可羡坡涪两谪仙,相携小德小斜川。生儿幸免雍通拙,编集还期刘白传。
衣钵穷工误来者,灯窗邻近梦何年。残生畏听伤神语,聊寄新诗一冁然。
兰幽雪白有谁如,一笑那知独属余。乍识春愁三十外,不禁离泪五更初。
情痕染后名犹惜,诉简风前闷未舒。都是昨年添病处,恨无禅慧与消除。
落花如海乱西东,绿水青山旧日同。无奈春光轻易晚,不知行路几时通。
竹深野鸟频呼雨,浪滚江豚正转风。苦欲留君休解缆,剪灯联榻话飘蓬。
铃辕小队拥旌旗,嘉命恭承远视师。马齿六旬吾老矣,羊肠九折命驱之。
层峦细入龙眠画,秀岭雄于太白诗。匹练悬流三百里,匡庐瀑布未云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