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怀友(一作寄人)

浮云卷尽看朣胧,直出沧溟上碧空。盈手水光寒不湿,
流天素彩静无风。酒花荡漾金尊里,棹影飘飖玉浪中。
川路正长难可越,美人千里思何穷。
李群玉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猜你喜欢
我留安豹隐,君去学鹏抟。岐路分襟易,风云促膝难。
夕涨流波急,秋山落日寒。惟有思归引,凄断为君弹。
滟滟金波暖做春。疏疏烟柳瘦于人。柳边半醉不胜情。
未解画船留待月,缓歌金缕细留云。将云带月入东门。
清风习习晚香微,坐使诗人赋采菲。
想见温泉初濯玉,侍儿娇拥太真妃。
蛇毒远于生,蝎毒近于死。
蛇蝎虽不同,其毒固无异。
蛇以首中人,蝎以尾用事。
奈何天地间,畏首又畏尾。

翩翩一马两肩舆,路转秋原十里馀。共说前山深更好,不辞迢递款禅居。

悲兮愁,哀兮忧。天生我兮当闇时,被诼谮兮虚获尤。

心烦愦兮意无聊,严载驾兮出戏游。周八极兮历九州,求轩辕兮索重华。

世既卓兮远眇眇,握佩玖兮中路躇。羡咎繇兮建典谟,懿风后兮受瑞图。

悯余命兮遭六极,委玉质兮于泥涂。遽傽遑兮驱林泽,步屏营兮行丘阿。

车軏折兮马虺颓,憃怅立兮涕滂沱。思丁文兮圣明哲,哀平差兮迷谬愚。

吕傅举兮殷周兴,忌嚭专兮郢吴虚。仰长叹兮气䭇结,悒殟绝兮咶复苏。

虎兕争兮于廷中,豺狼斗兮我之隅。云雾会兮日冥晦,飘风起兮扬尘埃。

走鬯罔兮乍东西,欲窜伏兮其焉如。念灵闺兮隩重深,愿竭节兮隔无由。

望旧邦兮路逶随,忧心悄兮志勤劬。䰟茕茕兮不遑寐,目脉脉兮寤终朝。

艺祖提剑开八荒,太宗混一垂衣裳。
真皇破虑神武扬,夷夏亿宁法度彰。
宝训成书纪宏纲,有典有则万叶昌。
忆昔壬午神龙翔,季秋庚子辰集房。
肇开讲席临青厢,赭袍玉斧光照廊。
台司夹侍书案黄,翰林进读天容庄。
微臣簪笔近御床,亲闻玉音义甚长。
君子小人初何常,非关时运弱与强。
祗系人主所否臧,当年记注此特祥。
往来寒暑今一章,牙篦谬执心彷徨。
终篇正值恩德洋,道山肆筵酌天浆。
宫花压帽罗丝簧,砚来复古翰墨光。
马出帝闲真骕骦,闽山正焙随宝香。
君赐如天不可量,归美独愧词荒唐。
恭惟圣治超百王,夙夜基命不敢康。
文德既修锹可攘,俎豆永扫旄头芒。
三圣勋烈同炜煌,万年亿载娱慈皇。

万里金波照眼明,布帆十幅破空行。
微茫欲没三山影,浩荡还流六代声。
水底鱼龙惊静夜,天边牛斗转深更。
长风瞬息过京口,楚尾吴头无限情。

阿嫲曾梦江都好,迷楼一炬空荒草。何处教吹箫,凄凉廿四桥。

西风吹客舍,落叶隋堤下。谁唱望江南,惟闻昔昔盐。

近参圆觉境如何,月冷高空影在波。
身健却缘餐饭少,诗清都为饮茶多。
城居亦似却中静,夜梦俱无世虑魔。
昨日曾知到门外,因随鹤步踏青莎。

布帆风正递行舻,江阔潮平一练铺。秀色苍苍迷北固,安流渺渺下东吴。

坐思谢朓新诗句,行看王蒙好画图。回首瓜州烟树远,广陵关上玉轮孤。

北阙皇恩重,东门紫气飞。为看宾客去,何似买臣归。

迎绶旋江国,题舆入侍闱。千年旧迹在,七日故人非。

别涕沾霓服,离筵著锦衣。无因伴仙羽,空此羡光辉。

平生无志意,少小婴忧患。
如何乘苦心,矧复值秋晏。
皎皎天月明,弈弈河宿烂。
萧瑟含风蝉,寥唳度云鴈。
寒商动清闺,孤灯暧幽幔。
耿介繁虑积,展转长宵半。
夷险难豫谋,倚伏昧前筭。
虽好相如达,不同长卿慢。
颇悦郑生偃,无取白衣宦。
未知古人心,且从性所翫。
宾至可命觞,朋来当染翰。
高台骤登践,清浅时陵乱。
颓魄不再圆,倾羲无两旦。
金石终消毁,丹青暂雕焕。
各勉玄发欢,无贻白首叹。
因歌遂成赋,聊用布亲串。

今日不宜饮,愁来何所之。草青犹在眼,云白已多时。

懒慢冯驩铗,空濛虞舜祠。牡丹开又落,不忍酹残卮。

前山将入楚,秣马识曾游。风土渔樵旧,江村父老留。

苔沈宋玉宅,日照鄂王楼。眼底飞鸿在,还须郑侠谋。

山容全入画,老树动秋香。露叶萤光湿,风巢鹤梦凉。

茶烟生暗竹,酒气霭回廊。莫拟平泉侈,卢鸿一草堂。

斜阳倏西下,片月已东出。鸡犬各还家,柴荆晚饭毕。

邻舍语依然,儿女相牵率。鸣蛙水上喧,流萤花外疾。

夜色向沉沉,旷望弥萧瑟。

千仞云霄让凤翎,两三冻雀共空庭。放歌天地纷哀乐,落魄江湖任醉醒。

与我有恩窗日暖,去人何远海峰青。琅然年少书声好,犹爱深宵与细听。

狼藉风烟知几秋,巍巍杰阁焕然修。
移来世外神仙宅,幻出云中天帝楼。
眺远但知以万象,养生应悟解金牛。
帝角他日分馀历,咫尺钧天得梦游。

  贞元十一年,五月戊辰,愈东归。癸酉,自潼关出,息于河之阴。时始去京师,有不遇时之叹。见行有笼白乌、白鸜鹆而西者,号于道曰:“某土之守某官,使使者进于天子。”东西行者皆避路,莫敢正目焉。

  因窃自悲,幸生天下无事时,承先人之遗业,不识干戈、耒耜、攻守、耕获之勤,读书著文,自七岁至今,凡二十二年。其行已不敢有愧于道,其闲居思念前古当今之故,亦仅志其一二大者焉。选举于有司,与百十人偕进退,曾不得名荐书,齿下士于朝,以仰望天子之光明。今是鸟也,惟以羽毛之异,非有道德智谋、承顾问、赞教化者,乃反得蒙采擢荐进,光耀如此。故为赋以自悼,且明夫遭时者,虽小善必达,不遭时者,累善无所容焉。其辞曰:

  吾何归乎!吾将既行而后思。诚不足以自存,苟有食其从之。出国门而东鹜,触白日之隆景;时返顾以流涕,念西路之羌永。过潼关而坐息,窥黄流之奔猛;感二鸟之无知,方蒙恩而入幸;惟进退之殊异,增余怀之耿耿;彼中心之何嘉?徒外饰焉是逞。余生命之湮厄,曾二鸟之不如?汩东西与南北,恒十年而不居;辱饱食其有数,况荣名于荐书;时所好之为贤,庸有谓余之非愚?昔殷之高宗,得良弼于宵寐;孰左右者为之先?信天同而神比。及时运之未来,或两求而莫致。虽家到而户说,只以招尤而速累。

  盖上天之生余,亦有期于下地;盍求配于古人,独怊怅于无位?惟得之而不能,乃鬼神之所戏;幸年岁之未暮,庶无羡于斯类。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