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棋镫雪屋暂淹留,相倚真同李郭舟。才大士多嗟不遇,情深人每善言愁。
江东年少双行笈,燕市天寒一敝裘。史馆餐钱书局纸,因贫聊复与沈浮。
薰亚金丝,香参玉垄,沈沈冷麝如水。故国茄花,王孙芳草,尽化海山云气。
半囊晻蔼,空悟破,枯禅一指。休问壸天日月,销磨苾刍身世。
拈来信多妙谛,贮烟煴、写经馀事。叹息百年硕果,等閒匏系。
万感都成蜡味。但愁惹西来暗尘起。更倦残熏,生酸老泪。
斗边一塔冷浮光,九里松风揭寺香。君去正当春雨动,雪花消尽石兰芳。
小车厌看洛阳花,梦想林逋处士家。十里湖山春浅淡,一枝雪月夜横斜。
孤高不受金尊赏,清冷无烦锦帐遮。今日重吟香影里,百年风致未为赊。
俗草凡花久乱真,小窗惊见一枝春。凭君欲问调羹信,只恐幽香不认人。
隐几意不惬,把杯聊自醺。野人谁命驾,倦鸟独堪群。
日暮柴门雨,秋寒水面云。瞽歌与巫觋,邻舍漫纷纷。
寂寞疏林落日,凄迷衰草黏天。一片冻云归远岫,倪迂画笔悠闲。
只少寻梅踏雪,隔溪遥指吟鞭。
笑向春花丛里,妆成秋树村前。转眼风光都不是,空馀寒雾寒烟。
幸有停车归客,还来石径流连。
南度今来几叶孙,乱离文献尚能存。馀生独继文王祀,盛世重沾圣主恩。
数亩薄田收故邑,一株乔木住荒村。遥闻客至偏多喜,共听樵歌对酒尊。
胜地由来妙迹垂,何年寺渺仅留基。閒寻夕照荒榛裹,太息横陈耐辱碑。
黄河一再清,似是上古时。风雅久已降,后来无时辞。
清风日沦落,世道皆如兹。工华不工实,此话我所疑。
时章有心印,昔人端不欺。但恨智者少,吾亦少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