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十年踪迹漫劳劳,风雨周游有敝袍。短棹独临沧海阔,单车直上太行高。
穷途恸哭谁哀阮,荒径欣奔自拟陶。且待向平婚嫁毕,指挥五岳属吾曹。
村妇饲鸡孙,辛勤养婴等。鼬鼠潜杀机,强食罪可刭。
感君哺育恩,肥时报一鼎。为仁既多术,觳觫从可忍。
西风绝境抚孤松,千里川原四望通。但怪林梢看鸟背,不知身到碧云中。
功名何必较赢输,一枕黄梁有若无。领取老庄齐物论,此中劳逸总悬殊。
缥缈层楼连碧汉,白云积翠入空微。东回古寺钟初动,南绕长江水一围。
返照半含沧海寺,远帆斜没钓鱼矶。登临一笑成今古,怪底王生便赋归。
白玉如蟾俱是妄,青天指月亦非真。武夷洞里曾相见,却是寻常劈篾人。
路近高阳里,家山见一痕。行人争落日,疲马恋孤村。
堡上风掀屋,人家叶拥门。西湖寻故友,聊自慰羁魂。
众山重叠势如环,地古基平数亩宽。山客曾留双燕履,古松犹锁七星坛。
深林产药人难老,碧洞藏龙气自寒。丹灶久空遗迹在,冢中曾见旧衣冠。
小立新凉掠鬓丝,画楼吹罢玉参差。红衣堕处无人见,月白风清子夜时。
三翻破腊到南枝,适值移家避地时。雪霁故园归便得,好教缓缓放幽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