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窦参军

城南送归客,举酒对林峦。暄鸟迎风啭,春衣度雨寒。
桃花开翠幕,柳色拂金鞍。公子何时至,无令芳草阑。
李颀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猜你喜欢
买得青山好,林居事事清。
晚窗分竹色,夜枕落泉声。
露滴琴书润,云随杖几生。
未能脱簪笏,猿鸟漫忘情。

薰莸不同器,枭鸾不接翼。君看冰炭姿,燥湿更相息。

消长本天行,否泰非人力。须知坦荡荡,自胜长戚戚。

洛城车隆隆,晓门争道入。连袂纷如帷,文者岂无十。

壮矣张太素,拂羽择其集。远慕邺才子,一笑欢相挹。

虽有轩与冕,攀翔莫能及。人将孰君子,盍视其游执。

水晶宫阙净涵虚,历历南风度玉除。
金井辘轳声欲晓,内人来奏问安书。

卷起低低帘子。飞出双双燕子。不见也相思。况逢时。

燕早飞飞去了。帘又低低垂了。若识恁匆匆。悔相逢。

小奚捧砚供题壁,主客行吟入画图。名署苍虬佳石底,嵚崎相对不曾孤。

沧洲道人年半百,颜如渥丹发不白。饥餐玉芝坐双凤,渴收石髓煮金液。

海月西照宁仙桥,道人桥头吹紫箫。夜半鸡鸣日毬跃,扶桑滚滚生红潮。

伯氏颇好道,终岁事修服。道上逢异人,髭须洒林竹。

修礼重致问,德音美如玉。扣之须微茫,焦螟游广漠。

冀得长奉侍,双飞向王屋。人命安可期,天犹互寒燠。

念别正徂暑,墓草巳更绿。瀼瀼日中霜,亭亭风际木。

逢师苦不早,炼摄总成哭。

当年竹马戏儿曹,笑指篱桑五丈高。时也共诛千里草,天其未厌卯金刀。

宗臣呕血重三顾,嗣子不才轻六韬。故国神游得无恨,破垣风雨夜萧骚。

应时宇宙行慈善。向苦海横舟运方便。法界显威光,唬群魔、隐潜逃窜。真仙现。别有神通手段。上苍委我开仙院。把大道玄风任弘阐。香饵满满娑婆,钓金鳌、玉京游玩。琼瑶宴。俯啸人间蚁战。

禁火清明,春归天上,空传佳丽。梨花飞雪,吹落阑干如绮。

掩流苏、环佩姗姗,壁间遗挂生绡腻。剩千堆麝粉,子规啼煞。

柳绵初起。遥睇。纱窗畔,恰宝镜尘封,瑶台迤逦。綵鸾飞去,红杏词添憔悴。

怅蕉林、退食归来,返魂香冷薰笼倚。漫伤神,奉倩诗成,只裹珍珠泪。

婺女呈祥,瑞光分自云衢烂。凤萱金*。留待佳辰绽。林下丰容,闺壶瞻仪范。香萦篆。玉颜如*。岁岁长康健。

击鲜为具乐朋簪,辣品流馨涨绿沈。犀箸喜辛忘海味,霜刀争割快牛心。

四筵谈屑霏馀烈,一缕冰浆濯□襟。胜过屠门矜大嚼,梦云飞绕蹛林深。

山田多白石,阳陂足丰草。瘦地费牛力,饭之当宿饱。

近午牛背热,出耕须及早。解纼休树阴,念此觳觫老。

隐居抱正学,逍遥事幽讨。商歌干齐侯,戚也岂知道。

携朋得得共登临,无数啼禽竞好音。路转板桥重拾级,羊肠径绕白云深。

静中不觉暑难禁,况复身居七宝林。槐国避焚封蚁出,石盆趋冷戏鱼沈。

蚊将伺暮深深聚,蝉未知秋恳恳吟。只有道人方燕坐,清香一缕起炉心。

旧说诗坛不可攀,岂期于此得窥斑。茫茫世事催人别,数见犹期数日閒。

豆花棚底嫩凉生,间挈藜床坐晚晴。新涨满陂群鸭戏,夕阳在树乱蝉鸣。

桑麻无恙家粗给,菱芡初尝酒细倾。节届星桥才两日,竹楼已卜夜棋声。

平生无别怀,所志在素履。华膴非所荣,遑日羡金紫。

鹤发垂高堂,捧檄聊相喜。跋涉赴中山,不以折腰耻。

抚字良非轻,职守何敢弛。晨夕抱如伤,每饭怜赤子。

饥溺良可扰,愧我官卑耳。以此痛肺肝,披衣常夜起。

迂拙非逢时,肮脏招物訾。苍茫人世闲,吾道同敝屣。

搔首问青天,悠悠何所止。缅古保民人,千载垂青史。

熙熙仁寿风,歌颂犹未已。兀坐契遐心,思欲仿前轨。

跬步多棘荆,何如乐秋水。

石梁双跨溪,虹影倒涵水。
斜月未堕烟,烟中市声起。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