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嗣立(654—719),唐代诗人。字延构,郑州阳武(今河南原阳)人,武则天时任莱芜县令。韦思谦子,韦承庆弟。少举进士,任双流令,政有殊绩。武后、中宗时,历位凤阁侍郎、兵部尚书、同平章事、参知政事。有定策立睿宗之功。中宗景龙时任兵部尚书。韦嗣立因与万年(今西安市旧城一带)人韦后同姓,曾奉诏附韦后属籍。韦后临朝乱政,为玄宗所杀,韦嗣立为此受到株连,徙往陈州,死后追谥为“孝”。
人生不如意,十事恒八九。未见历下人,徒倾历城酒。
从来亲骨肉,不免相可不。但愿崇事实,虚名等箕斗。
天意欲为雨,川云出相望。明时揽俊乂,所立固无方。
少小讽二南,美此江汉乡。猥当兴能职,首辟较艺场。
群儒悦宽简,浩荡出文章。方观纵壑鱼,忽作抟风翔。
此去升礼闱,旋当对殿廊。忠言动明主,家国有辉光。
十载衔杯望白云,天涯此日叹离群。重来秋色生双鬓,更折茱萸插向君。
灵柯百尺摩苍穹,老骨斗石如青铜。长风划然起烟壑,戟髯怒卷霜瞳瞳。
一双白鹤好毛羽,顺风不羡黄鹄举。千岁归来问城郭,南山只有松阴主。
松阴主人诞长生,持觞爱此青田卿。何时云间骑一只,玉笙吹月上瑶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