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嗣立(654—719),唐代诗人。字延构,郑州阳武(今河南原阳)人,武则天时任莱芜县令。韦思谦子,韦承庆弟。少举进士,任双流令,政有殊绩。武后、中宗时,历位凤阁侍郎、兵部尚书、同平章事、参知政事。有定策立睿宗之功。中宗景龙时任兵部尚书。韦嗣立因与万年(今西安市旧城一带)人韦后同姓,曾奉诏附韦后属籍。韦后临朝乱政,为玄宗所杀,韦嗣立为此受到株连,徙往陈州,死后追谥为“孝”。
尘隔斗牛三月馀,德音再与万方初。又蒙天地宽今岁,且扫轩窗读我书。
自古安危关政事,随时忧喜到樵渔。零陵并起扶颠手,九庙无归计莫疏。
天阁愁扬子,诸侯困仲舒。反为清净误,竟以谤谗疏。
开幕临濠水,怀章下石渠。塞翁以失马,庄叟乐观鱼。
倚杖曾何怪,逍遥直自如。贵为千骑长,富有万家居。
卧理翻无事,高谈雅不虚。旧怜狂简性,遥想赋归欤。
平湖渺渺春波绿,榆柳低垂洲渚曲。洲旁茅屋是谁家,言是屠公旧书屋。
屠公致身廊庙里,犹有读书心未已。牙签缥轴置两头,充栋多还比邺侯。
湖水平,春日晴,船头置书蓬底读,吾伊声和沧浪曲。
富贵苦相迫,师徒多遁巡。况当强盛时,谁能分沈沦。
之子仗剑出,举足生烟云。河淮漫浩浩,中有要路津。
岂忘风波恐,壮士念委身。陈霜冱修途,落月经柍桭。
良友志异域,此意难重陈。欲扳时无何,欲往道无因。
愿为双意而,飞飞出城闉。
趣以冥感,契以情运。譬彼金兰,坚芳互训。郢夫寝斤,濠津阙问。
孰是超赏,非尔殆蕴。
婉晚闲暑,契阔二方。连镳朔野,齐棹江湘。冬均其温,夏共其凉。
岂伊多露,情深践霜。
神武遐涤,大衢方挥。屠耒晏业,介焉靡违。闲菀敝径,■弦湛徽。
欣彼二仲,与子俱归。
愿言无必,欣慨屡造。尔疾既缨,余忧用老。搔首匪勤,寔缠中抱。
言念佳人,只增心搅。
天道虽缅,福善可期。今唯吾子,久应在兹。乘理载遂,冲衿自怡。
三折既履,五德宜思。
予业弗高,屡羁尘役。勉彼俭勤,忝此坟籍。识以荣期,颜以厚积。
庶凭纳污,伫规三益。
儒冠平步上青云,壮岁遭逢世罕闻。三辅共迎新刺史,六书元数右将军。
滹沱雨后波无际,恒岳窗前草自薰。日报平反怡寿母,庙堂虚席伫奇勋。
